冷眼集/腔調代表包容 語言戰所為何來

教育部今年6月将「闽南语」能力认证,正名为「台湾台语」。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赖清德总统日前在民进党全代会全程以「台语」发声;今年六月教育部在民进党立委质询后也修正相关办法,将「闽南语」能力认证,正名为「台湾台语」;近来,就连监察委员也加入检讨大众运输台语发音腔调。赖清德总统上任不到百日,这场铺天盖地语言战,成为台独意识形态照妖镜。

近来先是民进党籍立委陈培瑜六月在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员会指出,文化部长李远、教育部国教署长彭富源均称辉达执行长黄仁勋来台说「台语」,教育部却不正名。教育部随即在配合修正闽南语语言认证考试收费标准时,将行之有年的「闽南语」能力认证,更名为「台湾台语」。

这番操作被学界批为不伦不类、欲盖弥彰,执政党却仍乐此不疲。就连监察委员也加入,质疑国内台铁、高铁、捷运、客运等台语「腔调不一致」,查案监委萧自佑虽称此案「还在调查中不宜对外说明」,但从会议纪录可见,监院直接向中央和各县市政府下指导棋,已违反权力分立。

我国宪政体制,监察委员只有弹劾、纠举、纠正权,国内弊案接二连三,监察院放着正事不做,日前行政院前发言人陈宗彦接受性招待,不仅以压倒性多数否决弹劾案,「调查不公开」更成了保护伞,本应是监察权核心职能的弹劾权更是软弱无力,也难怪「废声四起」。

「台语正名」每隔几年就会掀起一波争议,从早期台独学者发起正名活动,认为教育部把台语称为闽南语是「去台湾化」,是语言歧视、语言暴力,这次从民进党立委提案、教育部正名到监委查案,煞有介事,无事生非,实则就是在用「在地化」包装台独,一步步狭隘台湾文化。

一个开放与兴盛的国家,可以包容各种语言、宗教与文化;缺乏自信或专横独裁之国,才会逆向而行。汉语学家郑良伟曾称,「语言没有一定的标准,只有口音、声调和使用词汇不同而已」。从国家语言法角度,台湾还有闽南、客家、原住民语已是公认国家语言;北中南不同的腔调,更代表台湾包容性。如今赖政府不仅要「一语独大」,监委还要「一腔独大」,无疑更凸显意识形态办案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