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电技转英特尔 专家:不符经济效益

然产业专家指出,英特尔若以百亿元取得联电授权至其他地区生产,并不符合经济效益,直接下单委外,由具成本竞争优势之台厂才是明智之举。

英特尔表示,不对市场传言做出回应。英特尔持续与晶圆代工伙伴密切合作,借助双方专精领域,共同推进半导体发展、满足市场AI需求。未来,将持续专注于实现电晶体微缩及晶片性能的提升。

供应链指出,英特尔其实有采用Arm架构之经验,如基础设施处理器(IPU)、及开发基于 Intel 18A制程的低功耗系统单晶片(SoC),透过与 Arm 的合作关系,深化终端应用层面之布局。

此番再找上联电技转12奈米Arm架构,供应链推测,英特尔可能正在为Fab完全拆分铺路,率先寻找各项IP技术授权及因应成长需求预先准备。

不过,现阶段而言,供应链业者指出,英特尔是做先进制程的公司,付一笔高额权利金取得12奈米技术授权,再回到美国厂生产,并不合乎经济效益,直接将订单委外交由联电代工生产较为合理。然而并不排除是中美脱钩,去中国大陆化之可能。

供应链坦言,目前已经看到成熟制程国产化外溢效应持续发生,来自陆系IC设计业者订单持续流出,未来趋势只会更加明确。不过,同样地台湾成熟制程业者也同样会受惠非中系客户去中化的影响,接获更多毛利更佳之订单。

供应链透露,欧、美客户同样担心牵扯美方制裁力度及不确定性,尤其2024年近美国总统大选,制裁禁令随时都在改变,与其提心吊胆下单于陆系晶圆厂,不如多加价格投产于联电、世界先进等台厂,亦为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