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連年超徵,中央非要全部獨吞才滿足?
立法院财委会讨论财划法修法,国民党立委举「民进党只抢钱 不顾人民救命钱」的手举牌,现场蓝绿立委吵成一团。记者许正宏/摄影
立法院正讨论《财政收支划分法》修法。在野党主张将更多资源分配给各县市,使地方有能力实现在地的治理愿景;民进党则寸步不让,坚持将丰厚的资源全留在中央。事实上,从国家资源分配的合理性、运用效能和多元发展看,财划法都到了非修不可的地步;否则,若任由中央继续恣意掌控挥霍,国家资源将出现严重的偏歧和浪费。
精省后,一九九九年《财划法》将中央与地方税收分配由六比四,改为七成五比二成五,地方所能运用的资源大大缩水。此一「患寡又患不均」的问题,在直辖市由二都增为六都之后,显得愈发严峻。为此,国内年年都有修法的声音,却因政治对立及一党独大等因素而难以实现。
今年的政局,恰是改正这项财政收支不均问题的大好机会。其一,是民进党失去了「一党独大」的地位,而在野的蓝白两党都支持修法,以求符合公平分配原则。其二,民进党在二○二二年的地方选举只攻下五县市执政权,其余皆为在野党或无党籍取得。根据这样的民意取向,重新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支分配,绝对符合广大民众的期待。
从资源分配的合理性看,民进党政府近年四处挥霍及胡乱补助的作法,显示国家公帑不断被当成「政治武器」运用,已到了成瘾的地步。例如,政府不断地加码发放各种名目的补贴,如农渔民生活补贴、休耕补贴、青年购屋补贴、育儿津贴等;目的除了讨好特定族群,有时更是「撒币消民怨」的封口手法。补贴其实是一种最怠惰的决策,花掉了公帑,却未实际解决问题;俟人们来日回看,问题往往更严重。「少子化」是最明显的例子,「国家一起养」、「政府陪孩子长大」等漂亮口号一堆,却是越补贴生得越少。政府看似好忙,但其实什么也没做。
再看,当中央垄断所有资源及分配权后,各种浪费、虚矫也接踵而至。以八年八千八百亿的前瞻建设为例,表面上勾勒了一个国家共同的愿景,但落在地方的项目,却往往是七拼八凑的应景文章,变成「中央赏赐地方」的官样建设。且看,高雄市的前瞻水资源建设,有三分之一花在滞洪池;高雄大肆兴建了廿五座滞洪池,近年淹水反而变得更严重,而下水道依旧懒得疏濬。同样的,政府撒大钱去补贴绿电,但大把银子却进了不肖绿能厂商口袋,这不严重吗!
不仅如此,民进党夸称台湾经济廿年来最好,近四年更是年年税收超征,屡屡向全民发放现金以收买人心。以今年为例,将是连续第四年超征,金额在四千亿元至五千亿元之间。这些钱,为何不能分配给苦哈哈的地方,让他们也能依地方不同需求「因地制宜」妥善运用,以造福乡梓?让地方有自主运用的空间,至少能避免被中央大头大脑的思维箝制,老是做一些华而不实的建设。以花莲发生震灾为例,凡事都要仰赖中央伸援手;但中央又抱持浓厚政治成见,导致花莲灾后迟迟难以复原,这难道是后山居民的原罪?
民进党执政这些年,对于蓝绿县市资源分配的「大小眼」,已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更因此造成蓝绿县市的发展及市容差异。这些点点滴滴,民众都看在眼里,不满的心情反映在投票行为上,才会有近两年蓝绿版图的骤然变化。对于这些警讯,赖清德和卓荣泰必须虚心自省、谦卑回应,绝对不能再霸着偌大的国家资源,当成民进党党产般地自肥自沃,或任意向财团输送利益。年年超征数千亿,中央非要一口独吞,吃相岂会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