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超征非福 财部应正视税收预算编列失真问题
财政为庶政之母,如果政府连收入都算不精准,如何让人对施政有信心。图/本报资料照片
财政部近日释出明年综所税免税额提高的利多,全民可望受惠。但另一方面,由于总税收已确定将连续三年超征,引发部分立委认为财政部有低编预算以便达标之嫌,也点燃立委对应否提高明年税收预算数或要求政府再度还税于民的争议。
平心而论,由于赋税收入自筹编至执行完毕,期间会有近两年的时间落差,加以税收预测涉及未来经济情势变化,相关参数如经济成长率及上市柜公司获利成长情形等常出现变化,确实会让税收实征数无法贴近预算数。
财政部的难处可以理解,观诸其他国家也存在无法精准预测税收的情形,但是以数据来看,110年度全国赋税收入实征数高于该年度预算数4,327亿元,比预算数多出17.7%,111年度则超征4,950亿元、多18.2%,都不是小数字。
再看112年税收预算数约3.07兆元,前十月已实征3兆223亿元,财政部预估全年可能超征3,000亿到3,700亿元。如果以超征3,000亿元计算,则112年实征数将再度比预算数高出10%左右,即连三年超征幅度都逾1成。
财政部当然可以把实征数和预算数大幅差异的情况归责给国内外经济变化,但同时也必须面对税收估测失准的事实,长此以往,国人要如何对财政部编列的数字有信心?且税收估测不准,不是只会发生在大幅超征,也不排除会面临巨额减征。超征时,政府或可用还税于民、普发现金或是减少举债等方式以杜悠悠之口;万一因估测失灵而大幅减征,政府即会面临财政缺口、被迫增加举债。
因此,对于预算编列估测失准或数字管理失灵,财政部绝不能以等闲视之,用一句时间差就交带了事,除了内部检讨,相关改进措施理应经过更严正的检视过程和公评,而非关起门来说有改进就算。
像是财政部强调,已以营业税为例,研议运用智慧系统建立中央政府税课收入估测模型,并持续掌握最新经济情势及税收估测相关因素,及参考相关税目申报缴税情形,作为税收编列参考资讯,以提升税收预算编列准确度。
财政部更在向立院提出的报告中表示,今年已成立「财政部税收估测专案小组」,将相关建议纳入113年度各项税收估测参考;另委外研究「精进中央政府内地税税收估测模型」;且运用智慧系统建立中央政府税课收入估测模型。
但以财政部税收估测专案小组为例,具体成员究竟有哪些人、参考指标为何,外界仍一无所知;对于相关委员和资料的正确度及参考性也有待时间验证。更让人忧心的是,相关机制在国际情势多变时,仍难有效克服时间差。
且过往财政部于每年预算筹编期间,也都强调是综合考量国内、外经济情势及经济成长率,并参酌各税目特性、近年实征情形、税制调整等因素来核实推估编列,但结果编出来的数字依然失真,很难期待多了学者和AI就能解决。
以113年预算来说,证交税比112年多编34.53%至2,086.63亿元,据财政部报告,主要是参考112年4月至7月股市日均成交值3,563.24亿元、当冲占比约40%、113年交易日数244天推估,但这样的估算方式,即明显未列入国际变数。
举例来说,财政部编列明年证交税预算后,以巴冲突才明显升温,后续也没人能保证不再出现其他影响市场的黑天鹅或灰犀牛,在此情况下,证交税预算比112年多编535.63亿元,是否可以顺利达标,实在很难让人有十足信心。
至于营业税的部分,财政部强调是运用智慧系统建立营业税初步估测模型,并基于营业税税基主要为民间消费,纳入民间消费支出及其成长率等相关估测参数,从而推估113年营业税预算3,275.14亿元,较112年度预算数增加21%。
众所周知,民间消费仍取决于经济情势,以经济成长率来说,单是今年经济成长率估值从年初的2%以上,到后来确定不保2,再到国际货币基金(IMF)甚至预估台湾今年经济成长率仅0.8%,连保1可能都成问题。
在经济数据估值都难以相信,预测一变再变的情况下,国外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动向也尚未确定,加上国际地缘政治风险隐忧仍在,财政部单凭所谓智慧系统和目前粗估的各种数据估值来编列出的预算,基本上根本不可能准确。
财政为庶政之母,如果政府连收入都算不精准,如何让人对施政有信心。财政部估算税收的各种精进计划应该更公开透明、广纳百川,就算不能百分之百精确,误差值至少应缩减至10%以内或更小,这才是财政部应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