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解决居住问题 部会不能各自为政

工商社论》

新内阁上任后推出的第一个重大政策即内政部的住宅三箭,表面看来,三箭的内容同时照顾了房贷族、租屋族和无房者,但政策宣布后并未如预想得到如潮佳评,反而引来各界检讨。

所以如此,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政府对于住宅政策仍停在「头痛医头」的心态,企图用短期政策解长期问题;第二则是,靠补贴得来的正义,绝不可能是真的正义,如果用特别预算中的1,500亿元编列补贴金额就可以解决问题,各国也不必常年为了居住正义的议题头大。

房价和租金当然可能有人为炒作的因子涵盖其中,进而影响价格,但居住问题说到底还是分配不均的问题,有钱的人有能力买不止一间房子,所得较低者可能连租屋都有问题,这也是先前网路上很多人讨论过「究竟是房价太高、抑或是薪水太低」。

要解决不均的问题,根本之道,一是提高人民的所得,二是提供大量的平价住宅。补贴政策、特别是期限仅一年或数年的短期补贴,简单说就是为政者虚应故事的敷衍手法。

以内政部的三箭来看,包括对特定房贷户定额补贴3万元、提供租金补贴和续推社宅。此外,还有先前内政部释出所谓协助青年储蓄购屋基金的构想。这些政策的共通点,都在于「条件」、「拣择」和「补贴」,没办法实质解决民众无法住者有其屋的问题,反倒加深大多数人「被选择」的不愉快感。

除了不应以短期支应长期、误把补贴当正义,另一个要提醒政府的是,居住政策有必要更紧密的跨部会协调与合作,且政府长期以来在居住议题上,习惯性把建商当敌人而非合作对象,这样的思维也应该转变。

拿社会住宅来说,除了各部会盘点国有地,势必还是要有人兴建。可是在先前一波波打炒房的紧箍咒下,加上缺工缺料的问题,建商可能连自保都很难。政府认为建商大量推案是在炒高房价,但在社宅兴建不如预期的情况下,如果建商也无力推案,供需失衡可能反倒让民众购屋的选择更少、成本更高。

再如近期国发会促银行授信时考量区域适度均衡发展,协助中小型建商取得资金,问题其实出在主管机关如央行和金管会提出的房市限令,重点都只在于「打」;若相关政策可放长眼光到「扩大供给」,提供宽容措施来引导中小型建商配合兴建社宅,效果或许比一味的紧缩更显著。

同样地,内政部提出的租金补贴政策,不论1.0还是2.0,年龄层降到多低,或者是不是要提供房东资料,其实都不是重点。要健全租屋市场,必须先解决包租代管、房租实价登录在台湾为何都没办法发展的原因,也就是房东长期以来的税务黑洞,这部分财政部其实必须更精实的查税,后续相关政策才有可能推得动。

落实居住正义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达成,也绝非仅是单一部会的事,可惜的是从中央银行祭出选择性信用管制打炒房以来,一直到内政部修正平均地权条例,再到这次推出所谓居住三箭,可明显发现政府对于如何推动居住正义并没有清楚的蓝图,以致部会也各行其事,欠缺交流。

认为房价过高可能引发民怨,就由央行信用管制、提高建商资金成本和限制非自住者贷款成数;平均地权条例修正上路,担心建商活不下去,再开会找银行要求建商符合特定情境时可以放宽授信限制;这显示的就是政策的没有全面性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内政部为替民众减轻央行升息负担而提出的房贷补贴政策,更可说是偏离重点。首先,如果该政策的出发点是减缓央行升息对房贷族的压力,那对象就该是所有房贷族,不应设条件限制;再者,这笔经费源自特别预算,与其选出55万户发3万元,还真的不如提高超征红包,从每人6,000拉高到7,000元。

不论买房还是租屋,能够「住者有其屋」,在任何时间、任何国家,都是民众对政府的期许,也是基本需求。相较漫无目标的补贴、撒币,新内阁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建立长期、全面的住宅政策,除了同时考虑供给面、价格面和制度面,也要兼顾产业健康发展,各部会更要通力合作,这样或许才能离正义更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