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环保署升格也无法解决台湾的环境问题

工商社论

日前行政院通过组织调整草案,将行政院环保署改制为环境部,并新设「气候变迁署」、「资源循环署」及「环境管理署」,环保署官员指出,此次组织改造最主要目的在于提升气候变迁因应法的执行量能,进而达成我国2050年净零碳排目标。环境部的建置真能完成这项挑战吗?诚如行政院人事行政总处表示,本次通过法案是为因应环境变迁、国家整体发展及积极回应各界关心议题,配合环境政策由以往污染管制转变为预防管理。然而,当前政府面对的挑战是─如何复原我们的环境损害?甚至如何拯救我们的经济竞争力。显然,陈意颇高的预防管理目标并无法符合台湾当前迫切的需求。

台湾政府一向忽视问题的解决,组织的调整是为了提升功能,进而达成重要的施政目标,然而,过去环境问题一直都是被动式地因应外界的声浪,而未能有主动积极的作为。这从净零碳排路径图缺乏明确目标和策略就可看出此一被动心态。环保署执行层级固然是我国净零政策推动的重要一步,但环保署官员职等及权力提升后,就能够解决我国环境政策延宕、减碳执行成效不彰的问题吗?我们更期待见到组织改造后能开创一个有效率、有执行力的环境政策新局面。

我国环境政策推动不力,主要原因在于全民的价值观念;例如,企业认为能为国家赚进巨额外汇的生产活动就有排放污染的权力,环保只会增加生产成本。企业不愿意提高电价,认为遵守环保法规就已经很好,不愿意政府进行排放总量管制,甚至担心未来环保问题会造成绿色通膨问题。这些在国际上普遍被认证的错误观念,仍有很多企业以之做为对抗环境措施的理由。又如碳费费率的讨论,一吨碳300元的费率相较于欧盟碳价格约100欧元及台达电内部碳定价甚至以300美元做标准,其实并不算高 ,然而,似乎政府和企业代表都表达太高,可以再低一点,对于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破坏,环境付出的代价更高,全然无感,隐含在政府及民间心目中的环境价值,不言可喻。

众所周知,气候政策牵涉到的层面甚广,无法依靠环保署一己之力来推动,需要持续与经济部、交通部、金管会等各大政府机关协调整合。但是,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各部会所执掌的经济影响力决定了发言的声量,也使得过去环保署在环境政策的推动上困难重重,如1999年我国「高屏空污总量管制」屡次遭经济部杯葛而延宕多时,直至2015年才得以上路,上路至今市场反应冷清,亦未发挥成效,真正改善空气品质。

此外,2020年环保署提出《气候变迁因应法》草案,遭能源局回应草案对能源部门的管制,会对电力稳定供应造成冲击,对各厂的排放限制也会对电力调度造成困难。由于各部会所执掌的市场规模差距,使得环保署在协调上就耗费了许多时间,更导致环境政策的延宕不前,如果无法正视此一问题,焉能期望经济影响力有限的环保署在面对管理产值高达4,000亿的能源局,或是管理金融、保险业的金管会时,因升格为环境部,就能承担号令之责,协调各部会落实环境政策?

气候政策要如实推动、发挥成效,除了提升组织层级以外,更重要的,应是建构金流的环境治理系统,提高经济决策的正确诱因,改善环境部与其他部会在经济层面的影响力差距。近年各国陆续推出碳边境调整机制、碳排放交易系统、绿色金融等环境政策,目的是希望能够发挥市场力量,达成企业净零转型。我国企业减碳成本高昂,市场手段的环境政策不但提供企业转型诱因,更可扩大环保政策的经济影响,在未来协调或考核绩效上,让环境政策的推动更加有力。

在根本问题无法得到正视与解决的情况下,即便将环保署升格为环境部,也只是重蹈过去政策延宕之覆辙,然而,面对愈来愈急迫的减碳压力,倘环境部无法发挥金流环境治理力量,则牺牲的终将是台湾产业在国际上的经济竞争力。因此,除了提升环保署层级之外,建构碳排放交易系统、绿色金融、甚至于碳边境调整机制,使环保署扩大金融与市场上的经济影响力、并提供企业减量诱因,才是我国真正迈向净零碳排的关键之道。蔡总统若仍未看清此点,环保署的升格也仅造成多数官僚抢位之战,毫无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