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尚智/「绿能」真能解决下一代的环境问题?

▲蔡英文公布绿能科技创新产业政策。(图/记者季相儒摄)

文/王尚智

台北街头,周日午后反核游行。 电话里与他聊起核能问题,最近我也在认真研究的「The Green Paradox」(绿能悖论),成为我们共同思考的一个关键。 媒体中能够得知的信息太过浅薄,反核与拥核阵营中所引述的资料视角往往又太过自成偏颇。 我认为对于核能的结论,可以是「拥」是「反」。 但思考的过程,必须远离人云亦云,而要有更足够包含在理论与技术层面的周全触及。

比如「德国」正在朝向「非核国家」的设定进行改革。 但由于电费大涨,近两年德国工业大举外移往邻国捷克边境仅有30公里不到的工业区,比例大幅增加。调查中高达14%的德国制造工业,都因为电力成本两三倍的增长难以负荷,正在进行外移的评估准备。

至于捷克本身,目前以高污染的煤炭火力发电为主,为了因应国外设厂需求,正在准备设立核能电厂。 围绕德国边境附近的欧盟国家内,有多达四十多座核电厂。电力需求的经济本质,并没有因为单一国家的「非核」而消失。

东南方捷克火力发电厂的空气污染,依然飘向德国境内;西南方隔一条河边界上法国核电厂的安全问题,依然直接动辄影响着德国。 这就是「The Green Paradox」!「绿能」本身,若从「能源经济」的总体角度,其实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人类经济活动的进展与生活的改善,最初的体现就是「增购家中各类电器用品」!全世界的经济变化,就是第三世界国家甚至非洲,眼下都正在需求更多能源,以推动工业、改善民生

目前全世界各国已经提出,且正在进行评估即将兴建的核电厂,超过了180座以上。 其中包括地震海啸频传印尼等,东南亚经济势头发展迅猛的国家在内。 中东地区虽有石油能源生产,但基于「CO2减碳排放」的任务,杜拜地区也正在准备兴建两座核电厂。 东欧地区几大非能源生产的小国,为了摆脱受到俄罗斯天然气的控制,这两年也开始准备计划合资兴建核电厂供应多国共同需求。这又是经济考量之外,另外一类做为「国家战略」的核电思考。

曹启鸿绿能造县有成,接掌内政部长呼声高。

在此核电厂需求大增的同时,「核废料」的问题确实越来越严重。 全世界「已兴建、将兴建」的核电厂那么多,但对于核废料的存放在运营计划中所体现,几乎都是草率交代。 许多计划中对于核废料的处理,甚至是三言两语的「委外处理」。 欧盟中有不少国家,指望一个联合处理核废料的永久地点。

荷兰提出在大西洋北海无人地带兴建无人岛来进行永久处理,但当中所涉及的巨大资本、技术与海权谈判,致使起头也甚为艰难。 核电厂兴建与运行的维护,需要巨额资金,但「核废料处理的成本」至今莫衷一是,往往被屏蔽在核电厂的成本细节当中,致使后续之所以草草处理,也是因为「没预算」!

电话里,朋友聊到了他从最初因为反核,而开始研究国际核能的「能源市场」,骤然发现,这是少数「全世界所有国家与政府都不免头痛万分的问题」。 而举凡一切有重大问题未决,那就会有「解决问题」的「需求、技术、与发展潜力」!

于是这几年他鼓励两个儿子美国,大学与研究所都朝「能源」相关领域深入探索。 大儿子研究所毕业后,进入一家国际有关核废料处理的技术顾问公司;小儿子的实习项目,则正在参与美国最新一代具备「CCS」专利技术有关「固态碳排放」的零污染火力发电厂项目。

「我以研究的方式,投入我自己的反核运动。研究之后,我并不认为『绿能』能解决下一代面临的环境问题。如今,能源是当代经济的本质,2050年有将近96亿的地球人口,这个过程将需要多少能源供应经济的推进?」 「但在此之前,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倒是因此帮儿子们,找到一个可以永续被需求的工作与研究领域了!」电话里他淡然又冷静的说。

●作者王尚智,作家、媒体观察家,本文转载自王尚智脸书,已获授权刊载。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