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肿瘤 vs 恶性肿瘤

作者:方侨

如今,癌症是全球疾病首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患癌带来的心理危机已经成为了悬在患者家属头上的一把“利刃”,这就让“癌症病情告知”成为了患者家属的一门必修课。

为了避免让患者承担过重的心理负担,有经验的病友会建议,在决定向患者告知病情时,可以用“肿瘤”来代替“癌症”。其中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患者在心理上更易于接受,“肿瘤”不会像“癌症”这两个字对患者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刺激。

既然如此,那么究竟什么是恶性肿瘤?什么是良性肿瘤?它们和“癌症”又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只需要两个简单的公式,就可以理清这三者之间的联系:

肿瘤=良性肿瘤+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癌+肉瘤

我们生活中普遍提到的“癌症”,指的其实就是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ur)。比起恶性肿瘤,并没有那么可怕的良性肿瘤(benign tumor)是指无浸润和转移能力的肿瘤。那么相对的,恶性肿瘤就是有浸润能力,且易转移的肿瘤。

那么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具体有哪些区别呢?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接下来,我们就分别聊一聊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这些区别。

对于肿瘤患者来说,最直观的区别就是治疗效果上的不同。良性肿瘤一般易于治疗,且治疗效果较好;而恶性肿瘤对于机体的危害较大,治疗措施复杂,效果尚不理想。

而对于肿瘤本身来讲,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最明显的区别是:生长速度的不同。良性肿瘤的生长速度往往要比同位置的恶性肿瘤生长速度更慢。

肿瘤的生长速度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分化程度,分化程度越低,生长速度越快。肿瘤的分化程度指的是,肿瘤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与某种正常组织的相似之处。简单来说,就是细胞的形态是否易于辨认,易于向正常组织分化。

良性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更高,更易于辨认分化的方向,也就更容易治疗。而恶性肿瘤通常是低分化,甚至未分化。这些分化程度很低的细胞与正常组织差异巨大,难以判断相应的正常发源组织,就难以“对症下药”。

肿瘤的生长方式主要有三种:膨胀性生长、外生性生长及浸润性生长。

良性肿瘤多呈膨胀性生长,随着体积增大,肿瘤推挤但并不侵犯周围组织。因为良性肿瘤通常周围会形成完整的包膜,这让它与周围的组织分界比较清楚,所以良性肿瘤在触诊时常会被推动。这种生长方式对周围局部器官、组织的影响,主要是挤压。

而恶性肿瘤通常呈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将可以“长驱直入”,并会破坏周围的组织(包括组织间隙、淋巴管或血管)。由于恶性肿瘤并没有完整的包膜结构,也就与周围的正常组织没有明显界限,这也是我们攻克恶性肿瘤最大的难关——易转移、易扩散。

外生性生长,就是发生在体表或体腔内的肿瘤,以乳头状、息肉状、菜花状等形状向表面凸起。这种生长方式,无论是在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中都有可能发生,但恶性肿瘤在外生性生长的同时,往往也会伴有浸润性生长。

外生性恶性肿瘤,由于生长速度快,肿瘤中央位置的血液与营养供应不足,将会使肿瘤细胞易于发生坏死。而良性肿瘤生长速度较慢,通常来讲不会发生坏死。所以,不要以为肿瘤细胞坏死是一件好事,肿瘤并不会因此而消失,反而可能是恶性肿瘤正在迅速生长的信号!

由于良性肿瘤分化比较成熟,发展较缓慢,且只在局部生长,不会浸润与转移,除了一些特殊部位(如:腔道或重要器官等)会表现较为严重的压迫或阻塞外,对机体的影响较小。一般情况下,良性肿瘤的治疗手段通常为手术切除,且手术预后良好,大多不影响健康。

而恶性肿瘤分化程度较低,生长迅速,不仅会发生压迫和阻塞,还会引发溃疡、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案比较复杂,效果也不如良性肿瘤理想,且容易复发与转移,患者的死亡率高,生存率低。

在治疗手段方面,并不是所有良性肿瘤都需要通过手术来根治。许多良性肿瘤只需要定期随访,观察生长速度,并不需要特殊治疗,或只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对于部分良性肿瘤或体质较差的患者,手术治疗的成本远远高于治疗的效果,反而变成了过度治疗。

恶性肿瘤也并不是都无药可救,如今,除了大家都知道的癌症治疗“三板斧”——手术、放疗和化疗外,越来越多的治疗手段鱼贯而出,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层出不穷。这些治疗方法的出现,让恶性肿瘤从“无药可救”变成“择药而医”,大大提高了恶性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

对于良性肿瘤,我们不能因为它的“温良”,就对它掉以轻心。因为即使是良性肿瘤,也有可能发生恶变,发展为恶性肿瘤。所以千万不要因为轻视了良性肿瘤而贻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对于恶性肿瘤,我们也不能因为它治疗困难大,预后效果不理想,而对它产生畏惧心理,放弃治疗的希望。

生活中,许多人对于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还存在着误区。人类不能被疾病打败,更不能被无知打败。这就需要家属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健康观念和治疗信念,谨遵医嘱,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对于患者来说,肿瘤无论良、恶,都要学会放平心态去面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而对于家属,除了“病情告知”这门必修课,更重要的是要让患者时刻保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乐观地去面对疾病,缓解恐惧与焦虑情绪,无论是哪一种肿瘤,人类都应该把生命的权利握在自己手上。

参考文献

[1] 肿瘤学概论 第2版

[2] 病理学(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