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犬猫零扑杀 竹市启动5项措施

▲「流浪犬猫零扑杀政策」2月4日上路。(图/新竹政府提供)

新竹振道记者李介蓉/新竹报导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依《动物保护法修正案施行后,将于今(106)年2月4日起实施「流浪犬猫零扑杀」政策,新竹市动保所3日表示,为保障本市动物福祉及配合农委会政策,已启动五项配套措施,积极办理各项因应作法,除加速收容所兴建,并朝精准补捉、植晶及提高认养率来减少收容量,朝零扑杀政策目标努力。

动保所表示,新竹市5项配套措施分别为落实流浪犬猫与宠物绝育、落实流浪动物人道捕捉、提升动物认养率、新建动物保护教育园区及协助民间设立合法收容所,以提高动物绝育率、减少动物进所量、提高动物认养率及增加动物收容空间,并持续落实宠物晶片登记。

第一项措施为落实流浪犬猫与宠物绝育,方案分别为:1. 流浪犬猫TNVR计划 (T捕捉、N绝育、V注射狂犬病疫苗、R放回)。2. 本市非市区地区办理免费绝育、宠物登记及狂犬病疫苗施打。3. 补助市民宠物绝育费用

第二项措施为落实流浪动物人道捕捉,基于保障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经民众举报,市政府派员确认该宠物或流浪物确有攻击民众的事实,或对民众生命财产有明显威胁之虞,得捕捉该宠物或流浪动物。

第三项措施为提升动物认养率,方案为:1. 与本市学校合作,推动106年试办校犬计划。2. 结合民间志工力量,办理户外认养活动,以及与民间宠物店合作办理认养小站,增加动物曝光率。3. 与本市保护动物协会合作,办理全市公立小学及国高中生命教育巡回讲座55场。4. 聘请专业训犬师协同民间志工,共同训练收容所犬只,提高认养率、降低弃养率。

第四项措施为新建「动物保护教育园区」,向行政院农业委员会争取1.35亿元、市府配合2700万元,规划收容380只犬、180只猫,为目前可收容量3倍,并可提供动物更完善的照顾与生活品质,提高动物认养率。

第五项措施为协助民间设立合法收容所,提高动物收容量,并研议补助民间收容所方案,由市府与民间共同努力,提升动物福利

动保所表示,为尊重生命与保护动物,将持续提升动物福利与并呼吁民众以认养代替购买,养牠请照顾牠一辈子,善尽饲主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