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是消费,不是上头,不要乱加杠杆!
最近咨询,碰到一个很上头的家长,人北京的,家庭年收入20w左右,硬是想让孩子通过读书留学改命。就把家里的房子都卖了,供孩子去英国读本科,自己在国内租房子。自己觉得自己很伟大,实际赌狗思维。
孩子也很难受,身边富二代那么多,自己既憋屈又自卑。而且学校也不是特别好,关键孩子不是那种能读出来的种子。本身认知都是不够的,而且担子给了孩子,搞得既自卑又压力山大。真的大可不必,放过孩子,也放过自己。
表示留学这件事,是消费,不是投资,别上头,还加杠杆。为什么说留学是消费?
一、留学的底层逻辑是多个选择,而多选择意味着你需要多消费
留学的本质是让孩子有更多的选择的可能性,国内的高考赛道很卷,不差钱的那波人曲线救国,换个赛道,换个服务区,然后殊途同归,拿到同样QS前百学校的学历。回国就业同样能打开局面。
但你要具备多层选择,你就要花费更多,消费更多。这种消费一是英国日益高涨的学费增加,二是当地物价的通胀,三是你准备语言期间的种种花销,十分的吃经济。
而且不是留学了就一定能好起来,留学这个事依旧看个人,看父母认知,也看自己是否觉醒。
父母认知高的,孩子的眼界自然能开拓起来,显然,前面说的这位家长不具备这层认知。错误的,单线思维的把留学看的天大,觉得留学生身份可以改变他目前的层级。实际是在豪赌,越是认知低的家庭也喜欢加上杠杆去豪赌,失去理智,把宝压在一个地方,没有B计划,也不管别人能不能接住。输了,就怪孩子,我都这么付出了,你咋不争气。赢了,觉得自己真伟大,为孩子付出了一切,你该回报我。
遇到这种家长,我只能说,孩子倒了血霉,在外留学,省吃俭用,内心敏感,极度自卑不说,而且会丧失很多基本的社交能力,越发自卑。留学经历也是笑话,只是换了个地方,读了几年书。在内,还要接受低认知家长的洗脑,你要怎样怎样,把错误的认知疯狂的添补孩子。
你要说他们不爱孩子,他们好像又在极力付出,你要说他们爱孩子,但又是一种精神摧残。真的,放过孩子,你真有那个心,去卷自己。让孩子看到你的努力,孩子自然会感同身受,看到你的用力,学习到你的坚韧,明悟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己未来慢慢也会起来。而不是被错误的灌溉。既自卑,又自卑,社交能力都有问题的留学生,又没有明显过人天赋的学习能力,怎么有机会出头?
二、留学只是换了个服务器,内核其实一样的
世界上任何国家,内核其实都一样,你想拔高自己,认知就得跟上。很多学生在国内赛道卷的难受,所以换个服务器,去海外赛道生活留学。但如果你想在海外赛道躺平,你依旧大错特错,躺平是不可能躺平的。
所以,如果你想通过留学改命,你要走的歪路,遇到的坑,要付出的东西一个都不能少的。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你换个服务器,你就能不一样了?不同服务器只是规则变了,以及机会多了,你在留学的过程中,抓住了这些机会和新的规则,你才有机会起来而已。
就像最近一年,很多学生发疯一样的跑澳洲读tafe课程,然后半工半读,都在想有没有可能留那边拿身份。别看去的那么多,没几个能成的,虽然单位时间打工的确汇率差,能多弄点,但相对你的学费和生活成本,毛用都没有哦,还是澳洲搞钱,澳洲花,一毛都带不回家。
你要出头,肯定不是打工,送外卖。而是先拿到这边的身份,或想办法通过各种途径拿到这边的身份,然后掌握这里面1-2个生意。你才有机会起来,你单纯的靠留学,你想留澳洲,简直痴人说梦,人家审核你签证的那波人都是人精中的人精,你那点心思早就被人家拿捏了。你在研究怎么工作,人家研究的都是人性。
所以不要被内核搞反了,无论你留学的目的是什么,你想跨越阶层,你想拔高自己,超越自己的父母。你得克制自己很多欲望,然后找到一个自己适合的途径,在这个领域深耕才行。没有任何捷径。当然,父母如果有资源,会让你在认知层面上调更多而已。毕竟认知高的,起点就是在学怎么用人,怎么组团队了。但大多国内留学生的家庭,很多都是想着怎么求职,怎么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思维模式就不一样,注定很多结局就不一样。
总了个结:我真的很同情有些留学生的,如果你父母的认知是低的,你能远离就远离吧。找到自己擅长的地方,玩命死磕去。尽量保持经济独立,减少对家庭的依赖,让他们停止指手画脚,否则你就只能画地为牢,被他们摆布。父母认知低不低,你就看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就你知道了,以及是不是让你求稳的,以及自己社会关系和实力的。这种很好判断的。
当然,你如果父母认知是可以的,是在线的,你就别叛逆了,他们的经验可能就是自己起来后总结起来的。可能有点缺陷,但必然正确过很多次的,多去悟,多总结,在结合自己擅长的点去发力。
现在这个时代,真的,如果你是个有进取心的留学生,不要求稳定,不要害怕找不到工作。去搞副业,去做自由职业都比求职赚的多,更有机会跨越阶层。对自己负责,卷自己。你还能饿死不成,如果你能饿死,你肯定是个大人才,你去开个直播,就讲自己快被饿死了,反而富起来了。因为你不一样,不一样才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