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2月CPI轉正 分析指仍未走出通縮陰影
中国官方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由负转正。分析指出,接下来春节拉动的因素消失,在多行业依旧面临需求偏弱的情况下,中国尚未走出通缩阴影。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2月CPI年增率为0.7%,是2023年9月以来首次正成长。
陆媒第一财经引述多名证券分析师指出,2月CPI表现超预期,除了去年春节在1月、与今年不同之外,假期较热的出行和文娱活动是主要的推动力。假期过后日常消费能否同样快速恢复,还需要看居民的就业和收入恢复的情况。
分析说,如果剔除春节影响,物价仍在低位,跟近期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等数据讯号一致,指向当前经济仍有压力。未来1至2个月是重要观察期,看是否有新一轮政策陆续公布,对居民就业收入恢复和住房价格调整能产生影响。
中国证券报引述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从产业链来看,上游工业品价格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传导而有所回暖,下游价格则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需求改善的支撑。但中游冶金、化工、建材、设备制造等行业依旧面临需求偏弱导致的价格下行压力。
报导指出,虽然物价出现一定的回升迹象,但春节后食品价格正在较快回落,服务消费也将进入淡季,物价总体仍处于低位运行状态。宏观经济政策加大力度扩内需的空间依然较足,中国央行有可能适时降准降息。
法新社引述品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张志伟说,现在断定中国通货紧缩已经结束还为时过早,因为内需依然相当疲软,新房销售也未能趋稳。
中国官方一直否认正在经历通货紧缩,然而,中国在疫情后的经济恢复情况不如预期,居民收入减少,家庭部门消费不如预期,CPI多月处于负成长,从2023年4月起,多名经济学者就指出,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令人担忧的通缩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