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半导体落后的原因

(图/达志影像)

美国拜登政府于2022年宣布一系列限制半导体技术输出中国的措施。再加上2020年川普政府的禁令,意谓着针对最高端运算晶片,美国既不许中国向外购买,也不让委外生产,更不允自己制造!这一拳扎扎实实地击中了中国发展半导体产业的阿基里斯腱。然而,中国半导体产业积弱至此,是因为它启动过晚或投入不足吗?其实不然。当台湾在1980年代开展半导体产业时,大陆也进行类似的计划,投资规模甚至更大。但中国那一波发展半导体产业的尝试,最终以失败收场,而台湾则成绩斐然。

在中共国家领导人中,江泽民创下多项第一的纪录。他是第一位有大学学历、第一位工程师出身,也是第一个遵循邓小平设计的固定任期制,忠实执行政权的和平转移。一般认为,江泽民的主政期也是中共开国以来在政治、经济和言论层面最宽松、最开放、进步最多的一段期间。然而,较鲜为人知的则是江泽民于1982到1985年间创立、领导「电子工业部」的事迹,这些工作与今天中国半导体业为何仍受制于人息息相关。

中国在建国后就开始发展电子产业,早在1952年,就花费1亿人民币自东德引进技术,建立北京真空管厂(现为京东方),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真空管厂。在电子人才的培养也开始得很早,1956年国务院制定科技发展12年规画,将电子工业列为重点发展目标,之后在北京大学物理系设立半导体专业,于中国科学院成立计算技术研究所及半导体研究所,在石家庄建立河北半导体研究所(现为中电集团13所),在四川永川县成立固态电路研究所(现为中电集团24所),在上海组建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等。这些投入陆续也产出一些成绩,在1980年代初期,中国的自有半导体技术约落后美国6到8年,但明显领先台湾。

为了集中精力发展电子产业,中国政府于1982年5月,将第四机械工业部、国家广播电视工业总局、国家电脑工业总局合并,组建电子工业部,下辖约2500家科研院所和电子工厂,职工总数超过100万人,主要研制通讯、雷达、电视、电脑、无线电等装置。江泽民担纲首任副部长,并于1983年扶正。在1984到1990年之间,中国各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大学,前前后后从国外引进总共33条晶圆生产线,如以每座300-600万美元估算,总投资达1.5亿美元。

中国在1980年以前对半导体技术的自主程度,以及在1970至1990年间对半导体制造技术的投资额,都远大于台湾。然而,30年后台湾在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却遥遥领先中国,为什么?

首先,1980年代中国政府投资的33条晶圆生产线,多数不具商业价值,原因是电子工业部缺乏规画产业政策的能力,及有效执行政策的权力,管理权下放给地方政府,造成投资乱象。

其次,1980至1985年间中国政府由于外汇短缺,不惜大开印钞机,造成恶性通货膨胀及广泛民怨。为扭转财政亏空局面,中国政府只好中途叫停大批研发项目,其中半导体电子业相关的研发单位就成了这个政策急转弯最大的受害者之一。

最后,1980/1990年代中国晶片业者大都兼作晶片设计与制造,定位为IDM厂,竞争的对象为当时技术相对领先的欧美日晶片公司。而台湾则一开始就全力拥抱专业晶片制造的营运模式,因此促成无制造能力晶片设计公司的崛起,进而成功抓住了在1990个人电脑盛行世代乘风而起的大好机会。

(作者为清华大学合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