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殡葬改革有成 火化率逾90%

2017年3月29日,人们在树葬墓穴悼念故人。(新华社

四川生态花葬,图为工作人员成都公墓花葬区安放逝者骨灰。(新华社资料照片

近年来,大陆各级民政部门大力推行殡葬改革,提倡节地生态安葬,革除丧葬陋俗,并结合科学方式,依当地人口耕地交通状况规画火葬区土葬改革区。据统计,目前大陆各大中城市火化率多在90%以上,全年可节约木材700多万立方公尺,节约土地6万余亩。

浙江省杭州径山一座茶园里,隐藏着一个生态安葬陵园。这个陵园将墓位建于茶树下,增加了陵园绿化面积,减小了墓穴占地,达到美观、节地效果。清明节前夕,一位有意选择「茶园葬」的杭州市民吴先生看到这幅景观之后表示,「百年之后,如果我能在这里回归自然,是件不错的事。」

北京建生态示范墓园

经过多年推行,大陆各地节地生态安葬有了较大进展。新华社4日报导,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北山已建成全市首个生态示范墓园,生态墓园绿化覆盖率达90%左右,能够提供自然葬、水景葬、自然石葬等多种生态葬法

辽宁江苏湖北等地,也有支持乡镇公益性骨灰堂的建设,引导骨灰由「入土」向「入室」与「上墙」转变,公墓发展日趋生态化艺术化园林化

婚丧嫁娶礼俗更简约

大陆民政部门根据人口、耕地、交通等状况,科学画分火葬区和土葬改革区。在火葬区,全面推行骨灰集中规范安葬,推广骨灰格位存放、树葬、花葬、草坪葬、深埋等多种生态节地的安葬方式,倡导海葬等不保留骨灰。

此外,大陆在丧葬礼俗改革也获得明显成效。例如陕西渭南大荔县平罗村,有一个「两改议事会」,也称红白理事会,通过村规民约的方式对婚丧嫁娶的车辆场所席面等进行严格限制,如简化各种祭奠仪式,提倡3天内安葬;严格控制席面桌数,每桌控制在200元(人民币,下同)以内;乡邻人情往来控制在50元以内等。通过统一操办并严格标准,该村群众过事平均花费相比以往节省1.6万元以上。

(相关新闻见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