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祇园祭」登场 直击拍摄千年历史祭典细节

记者游琁如/日本京都报导摄影

为日本三大祭之一的「祇园祭」,前祭于17日开始正式登场,7月24日后祭则开始进行大型巡游,京都的33区均抬出自己的大型「山𫓴」进行巡游。本次《ETtoday东森新闻云》,特别于祇园祭走访京都,从最开始的祭典参拜至巡行开始,以「郭巨山」为专访重点,拆解这已经维持超过千年的重要历史。▲郭巨山巡行时景况。(图/©郭巨山保存会提供)其实最不适合的旅游季节,在京都当属夏季,一入七月,京都的闷热的溽暑十分折磨人,然而已经有千年历史的祇园祭,贯穿整个七月,吸引不少旅客特意选择此时至京都游览。祇园祭起源于9世纪,当时位于日本分为66个小藩国,身为中心的京都为平息瘟疫,请66藩国各打造出一台𫓴车,送至神泉苑祈福,而在疾病结束后,举办祇园祭御灵会,这便是祭典的初始由来。原本为平息瘟疫打造,后传承为重要的夏季庆典,衹园祭由八坂神社主办,从7月1日的「吉符入、长刀𫓴町御千度」祭典开始。7月2日抽签决定各山𫓴巡行的顺序,接着进行参拜、洗净一直到7月17日前祭的重要高潮「山𫓴巡行」,整个祭典活动于7月31日正式结束,是游客于夏季时来到京都,不可错过的重要祭典。▲▼郭巨山正进行祭典巡行前的参拜。▲参拜内部画面。记者于7月15日早晨抵达今(103)年前祭抽签顺系压轴的「郭巨山」前进行拍摄,此时郭巨山正进行祭典巡行前的最后参拜,全年仅开放一周的祭拜处也特别开启。「郭巨山」的由来起源于孝子郭巨的故事:一日郭巨之子因溺水而不幸身亡,郭巨因担心年迈母亲身体,不忍告诉,因而偷偷藏起掩埋,没料到此心令上天感动,埋子入土时天打雷劈,掘土时出现黄金和钱财。而当时的掘土器和象征钱财的饭锅,便成为重要的「郭巨山」标志。供奉郭巨与其子像的参拜处,是一年仅开放一次的重要据点,其它时间此处均不会开放,而在祇园祭时,郭巨山工作人员会在此参拜,并提供居民祈求象征平安的「粽子」和各种御守,其他山𫓴也均依照此种模式,开放民众参拜或者入山𫓴内参观。▲供奉郭巨与其子像的参拜处,是一年仅开放一次的重要据点。▲提供民众求回家除厄的「粽子」。在祇园祭举行的前一日,16日被称为「宵山」,当日从下午六点开始,京都的主要街道皆会被封起,各山𫓴点亮夜间灯饰,整条街上伴奏、乐声入耳,并且摆满摊贩,民众可以穿着浴衣,穿梭在各山𫓴周遭拍照,并祈求家人平安健康,这是祭典前最充满气氛的时刻,也是一年中相当热闹的京都夜晚。▲▼「宵山」当日会封街,各山𫓴也点亮灯火。17日当天,是祭典的重头戏,记者于早晨7点抵达郭巨山现场,等待短暂时间,会听见路旁有人敲鼓,此为表示祭典「开始」的重要提醒。而郭巨山便开始进行正式的祭典换装,先请郭巨与其子之像放置于轿上,再将四面换上已经沿用上百年的图织,将「山」的重要标志物插上,整座郭巨山顿时亮眼夺目。「现在各山𫓴绕行仅有四角,过去会通过京都各大街小巷。」郭巨山保存会平冈昌高解释,走在京都巷弄内,若发现部分转角处出现空地,即有可能是过去为了让山𫓴转弯而特别留下之地。祭典的重头戏「山𫓴巡行」于早晨9点开始,依照各家抽签顺序不同,各山𫓴绕行京都各处,象征带走污秽、祈求平安,此时整个京都的游客和民众,几乎都聚集一堂场景壮观。▲▼郭巨山换装过程,将四面部拆下更换,再请神像上轿。  ▲换装完毕的郭巨山,充满令人震撼的美丽。▲工作人员在巡行当日也都会请假执行,这是对京都人来说不亚于过年的重要祭典。▼巡行正式开始。(图/©郭巨山保存会提供)补充参考资料,祇园祭精彩看点7月1日 「吉府入」,各区进行相关活动洽谈。7月2日「签取式」 ,抽签决定山𫓴巡行的次序,33座山𫓴中,8座顺序按惯例不需抽签。7月10日 「御舆洗式」 晚上8点点燃火,从鸭川汲水清洗神轿,再返回八坂神社装饰。7月13日 「长刀𫓴稚儿社参小朋友穿上新衣进行参拜。7月14日至16日 「宵山」 ,在四条通等封街处欢庆,表演歌舞等。7月17日  祭典最高潮「山𫓴巡行」,9点整山𫓴四条乌丸开始巡行。7月17日 「神舆渡御」。神明乘3座神轿傍晚6点从八坂神社出发,可观赏豪华的御舆。7月24日    「花笠巡游」。撑伞的女子舞妓和小朋友从八坂神社整路延展至市役所。7月24日    「还幸祭」 下午5点将陈列于御旅所的神轿,抬回八坂神社。7月31日  「疫神社夏越祭」 钻过八坂神社鸟居上设之环,据说可清除污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