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发现小行星命名「钟南山星」 最靠近地球时距离1.55亿公里
▲大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2008年发现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钟南山星。(图/翻摄广州日报,下同)
记者魏有德/综合报导
大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2008年发现的编号「325136」小行星今(11)日在珠海横琴被正式命名为「钟南山星」。据了解,大陆此前已使用古代的张衡、祖冲之、沈括及现代的钱学森、钱三强、袁隆平、屠呦呦等人命名小行星,借此表彰在科学领域做出的贡献。
《广州日报》报导,「钟南山星」最初由紫金山天文台盱眙天文观测站于2008年3月2日发现,并在2012年4月获得了325136号的永久编号。2021年5月,经过何梁何利基金评选委员会的推荐,紫金山天文台的申请,以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正式批覆,这颗小行星得以以钟南山院士的名字命名。
在轨道数据上,「钟南山星」的轨道偏心率为0.199,轨道倾角为13.159度,半长径为2.541天文单位,代表这颗小行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大约为3.73亿公里,且它绕太阳一周需要4.05年的时间。
在轨道上,「钟南山星」以每日158万公里的速度高速运行,由于距离地球有数亿公里,因此在地面上观测时,它在星空中的移动显得相当缓慢,此外,这颗小行星与地球的最远距离可达6.05亿公里,而最近时则只有1.55亿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