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委吁打造台湾航太国家品牌 抢攻全球市场

民进党立委立法委员钟佳滨、伍丽华、何欣纯、洪申翰今(29)日举办「台湾航太产业走向国际的现在与未来」公听会。(钟佳滨办公室提供/杨亚璇台北传真)

印度台北协会的会长叶达夫(Manharsinh Laxmanbhai Yadav)。(钟佳滨办公室提供/杨亚璇台北传真)

民进党立委立法委员钟佳滨、伍丽华、何欣纯、洪申翰今(29)日举办「台湾航太产业走向国际的现在与未来」公听会;钟佳滨表示,随着全球太空产业的蓬勃发展,政府于2019年通过第三期太空科技长程发展计划、2020年前总统蔡英文就将太空产业列为六大核心战略产业之一,加深产官学合作是未来立法院努力的目标。

钟佳滨指出,传统太空强权如亚洲的中、日、印均已达成载人太空飞行,尤其印度是第一个成功进入火星轨道的亚洲国家,也是地球上第四个成功登陆月球的国家,他身为台湾与印度国会议员联谊会会长,望能借由印度台北协会参与公听会与国会交流作为契机,透过立法院为台印航太产业搭起桥梁。

钟佳滨说,台湾不仅有卫星与火箭的自主研制能量,也有坚实的半导体、资通讯、机密机械等产业基础,面对全球巨大的航太市场及产业,除了政府投入资源以外,未来甚至能行销台湾航太国家品牌。

伍丽华指出,她甫至立法院的第一个质询就是针对台东县达仁乡南田部落火箭试射场一事质询科技部。而当时她提出根本性问题就是政府没有探空火箭的主管机关。后续《太空发展法》于2021年5月31日三读通过,其中也载明政府应主动发展太空产业。

她说明,目前政府预算10年约为250亿元,但根据统计,航太产值逼近4000亿元,两者相差甚钜,期待透过公听会提醒政府产业界实际的需求与期待,而今年3月屏东县长周春米也前往美国太空事务处和NASA了解太空产业,屏东科学园区为台湾首座以发展太空产业为主轴的园区,希望能够带动台湾太空产业的区域均衡均衡发展。

洪申翰补充,他出身大气科学系,关注航太科技多年,而2023年国家太空中心改制为行政法人是推动太空产业发展的关键里程碑,象征政府与民间携手打造强韧的太空产业国家队,而由于纬度位置,台湾也适合发展为火箭发射场;去年台马海缆断裂,即便能透过微波备援,但遇上天候影响也有可能干扰品质,希望未来能进一步研议运用低轨卫星等设备备援,强化通讯韧性。

何欣纯表示,太空产业是一个跨领域的、高度专业的领域,台湾在半导体领域执牛首,在「太空时代」更是不能缺席。而太空产业其实也并非像大家所想像的遥远,像去年10月所发射的「猎风者卫星」,和已经发射的福卫7号卫星携手,提供更多的海象、气象观测数据,让我们可以更准确的掌握天气数据,及早防范天灾的发生。也期许政府单位要加强我国太空产业的支持,培养国内人才外,也要能即时对接国外技术,让台湾成国世界太空产业界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印度台北协会的会长叶达夫(Manharsinh Laxmanbhai Yadav)曾于莫迪总理办公室负责太空计划,他指出,印度有140万人从事航太产业,而由于印度幅员辽阔,未来预计有2000架飞机有150个机场可运送超过2亿3000万人,因此也积极发展相关产业。

叶达夫也热情邀请台湾厂商与从业人士至印度发产航太工业,完整产业供应链,而在疫情期间,印度也透过无人机运送疫苗与防疫物资,他们也拥有较弹性的法规,能包容业者在航太产业创新与生产的投资,对于台印之间的交流他也充满期待。

国家太空中心说明,《太空发展法》第14条赋予政府协助太空产业推动业务,因此启动遥测卫星、低轨通讯卫星、入轨火箭、国家发射场域等相关计划的精进。

另外,经济部产业发展署补充,赖清德总统于520就职演说中提及五大信赖产业之一为延续国防自主的路线投入军工产业发展,包括国机国造、无人机等国防航太计划,也能带动产业与地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