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学者:大陆今天怎样读传播大师

大陆学者撰文怎样读传播大师麦克鲁汉。图为今年1月28日大陆央视主播白岩松专访大陆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央视截图)

创造「媒介即资讯」 (Medium is the Message)、「媒介即按摩」(Medium is the Massage)等名言,有资讯社会先驱与先知、电子时代代言人之称的加拿大大众传播理论家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11-1980)已离世近40年,相关理论在大陆传播界却历久弥新。大陆学者朱晓撰文〈我们今天怎样读麦〉指出,5、60年来,围绕麦克卢汉颇多争议,追随者奉他为先知,反对者贬他为巫师,他的理论热了冷、冷了热,他的文字很多人都说复杂难懂。到了移动互联网的今天,应该怎样「读麦」呢?

朱晓是湖南知名鲁迅研究作家朱正之子,他表示,「读麦」,就是「阅读麦克卢汉」,是模仿蒙古歌手独有的「呼麦」技巧编造的词,算是发挥麦克卢汉推崇的听觉思维。

朱晓认为,朱晓说,读麦方法分三种:一、是用麦氏自己的思想读麦。麦氏常说边干边学,这一思想是,在读麦中慢慢理解麦氏思想、指导读麦,在深入阅读与不断递回中修正理解或者扬弃麦氏的某一思想,思路会逐渐明朗,麦氏也不再复杂难懂。

二、是用哥德尔定律来读麦。数学家哥德尔的不完备性定律说的是完备性与一致性不可兼得。读麦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

三、用互联网思维读麦。麦氏生前论及过电脑的影响却没有见过互联网,但是,互联网的发展兑现了他许多预言。

朱晓称,以麦氏名言「媒介即资讯」为例。想要传达的意思是:资讯只是内容细节,而媒介可能意味着模式。麦氏可能希望用这个悖论来刺激「内容为王」的人们转变观念,要超越内容识别模式。麦氏思想另一关键字──「间隙」,重要的既不是作为资讯容器的媒介,也不是作为内容的资讯,而是要脱离内容脱离媒介,看向作为「内容─媒介」之背景的人群、社会和环境。

此外,1965年麦氏与阿吉尔合著《媒介即按摩,以此消解「媒介即资讯」,从另一个角度暗示,资讯的内容细节完全是次要的,人们应该关注媒介对心理、对社会的动态效应。

1969年12月20日麦氏在与约翰蓝侬、小野洋子夫妇座谈时提到,message、massage两个字各有连字元,于是又成了mess-age(混乱时代)、mass-age(大众时代),放入连字元,就得到了真正的资讯。在在说明,麦氏会不时切换思考方向,在术语乃至术语的定义上不会墨守一致。

朱晓建议,麦克卢汉很看重探索,以感知新技术新环境。用这一思想反观「读麦」,麦克卢汉各种作品的阅读步骤:首先,读麦氏与人的交谈记录,看被人刺探后麦氏的反应;其次,书信日记,这里应有最真实、未经雕琢的闪念,只可惜日记没有出版;第三,演讲,看麦氏在口语语境中的思路。

第四,麦氏的散篇文章,相对于书本,这算是思想碎片了;第五,麦氏与人合作的书;第六,麦氏本人的专着,专着又以《机器新娘》为先,这是麦氏对当时的广告、漫画、电视、报刊、音乐、时尚等媒介内容的思考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