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的王者群像:《十二凱薩》貫穿古今的權力形象圖

图为德国慕尼黑的州立文物博物馆,收藏的奥古斯都巨型头像。 图/美联社

▌本文为《十二凯撒:从古代世界到现代的权力形象》(时报出版,2023)推荐序

西元前27年,罗马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此一头衔,此时此刻起,开始了现代学者普遍认可的古罗马「帝国时期」。就各方面来说,「奥古斯都」一词当然不是「皇帝」的同义词,甚至在古罗马体制中,也未包括任何具体实权。何以这个称号能如此具有指标性?

所谓的罗马皇帝,没有法理上的明确定义。单从帝国主义行为来看,罗马最晚在西元前一世纪,就可说是一个帝国(以武力、经济等手段,正式或非正式地控制大片土地),不过就政治体制而言,当时的罗马仍采用共和体制:以元老院为议事核心,权力再分散给各种官职。但事实上,当罗马迈向帝国之路时,手腕高明、富有领袖魅力的强人屡屡打破既有共和体制,为日后的皇帝体制定下基础。其中最著名的,就属历史上那位知名的凯撒。因为运气、能力,他成功击败所有竞争对手,成为罗马共和中的唯一强人。当然,他不是单靠武力掌权,还牢牢掌握了大量既有的、本应分散在不同人身上的政治权力。当凯撒在西元前44年遇刺,除了因为是共和主义者的反对,或许也有人是因为不满他独占所有大权。

但凯撒之死并未终止罗马强人政治,他的养子兼继承人屋大维便是个政治手段更加高明的人物。面对支持凯撒的罗马普罗大众,屋大维不断强调他作为凯撒继承者的身分,更采纳了前人留下的「实务经验」,一步步掌握政治、军事上的官职(及其赋予的实权)。早在西元前27年之前,屋大维就是罗马世界中,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奥古斯都」之名,算是在形式上,承认了他创造出一个前无古人的特殊地位。奥古斯都之后,罗马仍有共和形式,实际上其实是由奥古斯都主掌一切。断定此时间点为共和的终结,以及新时期的到来,确实有几分合理性。

凯撒之死并未终止罗马强人政治,他的养子兼继承人屋大维便是个政治手段更加高明的人物。图为刺杀凯萨的主题绘画。 图/维基共享

但奥古斯都也知道,他的权力地位从来就不是体制内的存在;为此,他想尽一切办法让掌握的特权世袭化。此一过程便改变了某些词汇的意涵,特别是「凯撒」。奥古斯都为了宣示他继承凯撒的一切遗产及名望,在个人姓名中加入「凯撒」。从奥古斯都建立皇帝体制后,「凯撒」之名,也有着「正式继承人」的意涵,不断地传承给历任的未来皇帝,在有些时候,「凯撒」甚至可以是「皇帝」的同义词。

无论如何,罗马帝国作为是欧洲历史上首个大一统帝国,再加上与基督宗教密切相关,继而成为欧洲文化的重要模板与认同对象。例如神圣罗马帝国,便是在日耳曼地区延续了上千年,仅有帝国之名的模仿者。而罗马皇帝更是众人难以忘怀的对象,方才提到的凯撒,最后成为德语的皇帝(Kaiser)和俄语的沙皇(Tsar)字源,但更多的诠释,则源自于皇帝创造的丰功伟业,或是流入民间的八卦故事。简言之,欧洲文明不单单只是模仿罗马皇帝,在更多时候,还参杂许多再诠释的成果,其具体内容,便是本书《十二凯撒》想探究的主题。

贯通本书的「十二帝王」一词,就狭义来看,是史家苏埃托尼亚斯提出的历史概念,用最简洁方式,综整包括凯撒在内,罗马帝国最初的十二位皇帝(原文使用的是「凯撒」〔caesar〕,苏埃托尼亚斯的用词源于前述提及的特殊历史背景,但考量到罗马皇帝体制的特殊性,「皇帝」、「帝王」也是合理用词);广义来看,便是欧洲文明如何诠释、重造这十二位皇帝的总称。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十二位皇帝的生平事迹,一一成了后世创造者得以发挥的绝佳题材,其媒介材料更是多元,从最基本的绘画、雕刻、版画,到现今相对难以看到的挂毯、银盘等。

作者在书中,针对某类皇帝图像的发展脉络提出一个相当有趣的概念─持续进行中的创作。

而此概念,其实也可套用在本书中可见、从古至今的所有皇帝图像;换句话说,即便是同一位皇帝,他的外貌、形象,甚至其所象征的道德训诫,常常不尽相同。一方面,这当然涉及到学术考证的问题(有可能误将某个皇帝的事迹与另一位皇帝混淆),但更重要的是,创作者、出资者或收藏者的不同身分、立场,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认知或解读方向。还是以那位凯撒为例,书中提到,即便他战功彪炳,又建立了一时霸业,但最后遇刺的下场,使得以他为主题的皇帝图像,对任何君王、统治者来说,绝对不是个好兆头;但对共和主义者而言,却是个可大肆彰显的历史事件。由此开始,难免会衍生出一个相当重要的议题:当初这些创造者(或收藏者)在面对或创造这些皇帝图像时的心境为何?考虑到后世创造的皇帝图像数量庞杂,这几乎是不可能略而不谈的议题。

图为2022年在德国的奥古斯都主题特展。 图/美联社

图为1805年描绘刺杀凯萨的作品。19世纪的某些历史画,就以所谓的「暴君」故事为主轴,蕴藏道德训诫的功能。 图/维基共享

《十二凯撒》的另一重要内容,便是试着剖析人们如何看待这些皇帝图像的过程。比方说,十九世纪的某些历史画,就以所谓的「暴君」故事为主轴,蕴藏道德训诫的功能。但有些作品,却显得没那么容易解释,像是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必定知道凯撒的故事,但他依旧花费巨资买下凯撒主题的挂毯。他是由衷不在意凯撒遇刺,或是有其他考量?

虽然《十二凯撒》充满诸多此类难以考据的细节,但都无碍于作者适切地点出另一概念:创造罗马皇帝图像的过程,是现代与过去的对话。面对这些皇帝,追求「真实性」从来就不是唯一重点,而是当代人想在这些皇帝身上看到什么?(就连古罗马时代的人,都不见得真的知道罗马皇帝的真实样貌,他们的描绘,相当程度上也是为了满足某种目的。)

换言之,罗马帝国以及这些皇帝更像是个载体,人类借此表现对这个世界的想像或期望。凡此种种,已是现代历史研究关注的课题。而《十二凯撒》则透过历史的诸多图像,让读者见识到各种诠释罗马皇帝的文化或社会背景:有些是出于猎奇心态,有些则是想彰显家族荣耀;因此,皇帝的部分面向会被放大检视,无论是丑化或美化。简言之,观看人类如何诠释罗马皇帝,也是人类文明的缩影。本书虽未如此主张,仍无意间以诸多有趣故事,为读者介绍人类文明的演进。

时序再回到西元前27年。当年,奥古斯都为了让他的权力与家族能永远延续下去,可说是用尽一切手段。后世用来嘲讽、咒骂个别皇帝(尤其是本书着重的十二帝王系列)的故事,或多或少其实都与奥古斯都的所作所为,以及他开创的皇的体制有关。但也是奥古斯都,开创一个在人类文明中,始终有强大生命力的创作题材,吸引后世不断关注与再创造。《十二凯撒》的存在,既汇聚了历史上的诸多案例,本身也成为此庞大清单中的其中一项。

奥古斯都开创一个在人类文明中,始终有强大生命力的创作题材,吸引后世不断关注与再创造。图为美国拉斯维加斯的一尊奥古斯都像,在疫情期间的2020年,被戴上了口罩。 图/美联社

《十二凯撒:从古代世界到现代的权力形象》

作者: 玛莉.毕尔德

译者: 陈绣媛,戴郁文

出版社:时报出版

出版日期:2023/09/19

内容简介:权力的面孔「看起来」是什么样子?谁在艺术品中受到纪念?原因是什么?我们对于现今所谴责的政治人物雕像,有何种反应?在今日「雕塑战争」的背景下,玛莉.毕尔德透过本书讲述西方世界两千多年来,富豪、权贵和名人的肖像如何受到古罗马皇帝形象塑造的影响,特别是包括无情的尤利乌斯.凯撒,以及虐待苍蝇的图密善在内的「十二凯撒」。《十二凯撒》探问的是,即便今日,无能领导者仍会被讽刺成弹琴坐观罗马焚落的尼禄,为什么这些残暴的独裁者在古代和文艺复兴时代到今日的艺术中,始终得以如此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