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评丨别让运费险肥了“羊毛党”

近日,有女装品牌创始人公开呼吁关注“强制运费险”,他认为在电商平台退货率普遍高达60%的情况下,开通运费险还变成商家参加大促活动的强制性要求,为商家运营带来了巨大负担。媒体调查发现,有人专门租仓库做起“薅运费险羊毛”的生意,月入百万,侵蚀商家权益。

经常网购的消费者,对运费险的规则应该不陌生。现在很多人网购时,会优先选择那些赠送运费险的商家下单。毕竟,价值三四块的运费险,就可以让消费者免掉退换货产生的快递费,让退换货更无忧。

但商家的呼吁,无疑揭开了运费险表面“繁荣”的另一面——它在为消费者提供购物便利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加重了商家的负担。

一方面,运费险成为电商平台促销活动标配,商家要参与促销,就必须开通运费险,运费险变成了商家的强制支出。另一方面,运费险的规则漏洞,催生了一批“羊毛党”,他们批量购买商品后故意退货,赚取运费险赔付金额与退货运费之间的差价,并形成了产业链。

在618的促销节点上,商家站出来反对“强制运费险”,当然很正常。在电商的各个品类中,女装的退货率是出了名的居高不下。前不久,有女装商家吐槽退货率高达80%,一度登上了热搜,商家可谓苦其久矣。

运费险没有原罪,问题是机制不合理

退货率上升,商家的运费险成本也会随之增加。如果赠送运费险,是参与促销活动的门槛之一,而薅运费险羊毛的漏洞又无法及时堵上,那么,漂亮的成交额数据背后,商家可能得付出大量的沉没成本,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

运费险变成商家的沉重负担,肥了那些“羊毛党”,这无疑不利于电商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偏离了运费险机制设立的初衷。

公开资料显示,运费险在2010年左右诞生于淘宝,如今推广到其他电商平台。运费险的出现,为退货时谁来承担运费而产生的纠纷,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成本分担机制。

如今,消费者的日常购物中,网购占比越来越大,仅凭几张图片和几句描述便可一键下单购买,这种便捷性带来了退货率的攀升。而有了运费险,退换货更加“丝滑”,节省了购物成本,提升了消费体验。

运费险机制,当然不只是利好消费者。消费者购物无忧,商家可以扩大客群;同时,相较于承担退货的运费,承担运费险的成本也更低。理论上,它对商家和消费者是一种双赢。

现在有商家吐槽诉苦,不是运费险本身出了问题,而是运费险的机制不尽合理。尤其是当它变成“一刀切”的强制要求时,那些退货率较高的品类商家,可能会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可能有声音认为,电商平台没有垄断市场,要求商家参与促销就必须开通运费险也属于平台的经营自主权,商家如果觉得不合理,可以拒绝在这个电商平台开店。

现在的电商市场,确实是几分天下,没有形成一家独大的寡头垄断格局。但首先,电商平台和商家之间,本身的强弱地位并不对等。商家面对强势的、掌握流量分配大权的平台,未必有多少话语权,开不开通运费险,往往只能平台说了算。

其次,运费险被钻空子,成为“羊毛党”的牟利工具,这是电商平台的责任,产生的成本却是商家在承担,对商家来说自然不公平。

消费者和商家都享受利好,生意才能持续

长远来看,如果退货率居高不下,在沉重的运费险负担下,商家要想经营下去,最终多半会将成本转移到商品价格上去,结果就是商品暗中涨价,最后还是消费者埋单,受益的只有那些薅运费险的“羊毛党”。

所以,对运费险机制进行调整优化,商家的强烈呼声应当被听见。电商平台、保险公司以及商家各方,当携手寻求更合理的解决方案。

电商平台方面,在设置促销门槛时,是否可以更加灵活,而不是“一刀切”,变相强制商家必须开通并承担运费险?

平台不应“绑架”商家,要让商家和个人自主决定,是否购买运费险服务。这是给商家减压减负,其实也是在敦促消费者理性决策,避免“买前不挑,买后必退”,增加退货率,造成包装、物料的浪费。

此外,针对运费险规则漏洞问题,监管执法部门要加大对“骗保”的打击惩戒力度。电商平台和保险公司,也要不断完善运费险的赔付机制,加强风险管理和审核力度。如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识别异常退货行为,对相关账号及时封禁处理。

商家也应该提升运营效率,优化产品设计,通过更优质的产品和更完善的售前服务,来降低退货率,减少运费险支出。

电商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不管是强制运费险,还是引发诸多讨论的仅退款制度,它给商家造成的压力应该予以正视,该调整的要及时调整。

无论如何,运费险不该成为商家的沉重负担。电商平台可以“讨好”消费者,但不能完全靠慷商家之慨,牺牲商家利益。网购是一种双方交易,商家和消费者都能够享受到利好,商家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平衡,生意才可能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