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古籍证明钓鱼台不属琉球

前总统马英九(中)6日下午参访西安国家版本馆,由中国国家版本馆馆长刘成勇(右)亲自接待并导览。他们同看《使琉球录》,马英九回应,「这是研究钓鱼台的人一定要读的资料,从古籍里证明了钓鱼台不属于琉球。」(蓝孝威摄)

前总统马英九一行,6日下午参访西安国家版本馆。馆方邀马英九同看明朝嘉靖13年、公元1534年写成的《使琉球录》,这是在相关历史文献记载中,最早有关钓鱼台的描述。马英九表示,这是研究钓鱼台的人一定要读的资料,从古籍里证明了钓鱼台不属于琉球。巧合的是,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6月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时,导览人员也念了一段一模一样的文字。

中国国家版本馆馆长刘成勇亲自接待马英九一行,导览明代册封使陈侃于1534年写的《使琉球录》:「九日,隐隐见一小山,乃小琉球也。十日,南风甚迅,舟行如飞,然顺流而下,亦不甚动。过平嘉山,过钓鱼屿,通黄毛屿,过赤屿,目不暇接……」刘成勇解释,书中的「小琉球」,就是现在的台湾。

马英九表示,「这是我们研究钓鱼台的人一定要读的,从古籍里证明钓鱼台不属于琉球。这样的资料,我在英国牛津大学看过,也有这段话。我刚才就讲,你要做好收藏功能,这不在话下,但一定要开放让外界使用。」

无独有偶,去年6月1日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其中新华社在报导中特别提到「在明抄本《使琉球录》展品前,工作人员做了详细介绍」,念了一段和上述同样的文字。习近平的谈话提到「福州与琉球的渊源很深」,要传达的讯息很清楚:600年前,冲绳涵盖在中华秩序中。

参访结束后,马英九发表谈话指出,即使经过千百年的时空变迁,古人智慧仍然可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文言文并不落伍。期盼中华文明古籍的智慧,如同历史长河中的一盏明灯,继续照亮中华民族的未来。

此外,马英九一行6日上午参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博物馆,馆方专门清场,为马英九一行陆续导览。马英九不仅对兵器还有战车演变史很感兴趣,海军少尉预官退伍的他,对不同兵种的造型也观察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