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地震卻感覺一直搖?內心不安、焦慮甚至睡不好 若影響到1功能趕緊去看身心科

文:李政纯

从4月3日规模7.2的花莲强震以及4月27日凌晨发生规模6.1的有感地震以来,大大小小的余震不断。据统计,这些余震大约有1000多次,从全球地震3D即时直播图「Earthquake 3D Live」可以看出,台湾地震频率远远超过地球上的其他地区,就像是一座摩天大楼般的矗立着,这个现象也引起不少网友讨论,直说这真的是让世界看见台湾。

大小余震不断发生,让人感觉心慌慌,有些人甚至产生幻觉,明明没有地震,却一直感觉在摇,有人则是以为自己头晕,这些现象都让人感觉相当不安、很焦虑,更担心未来还会有余震发生。

每次地震后过,不免让平静安全的生活,泛起了不安的感受,有些人会觉得心情紧绷、紧张,担心又会再次地震;也可能变得对环境较为敏感,比较严重的人,甚至还会有失眠的情况发生,这些都是地震后可能的反应。

什么是地震后遗症?

台安医院心身科主治医师陈长圣表示,当人们在面对天灾时,真的是有很大的压力,而人体在压力下本来就会有很多身心反应,包括焦虑、紧张、身体不舒服、肠胃道不适,甚至感觉胸口闷闷等反应,也有可能晚上睡不着失眠,所以在地震过后一个月之内,都有可能产生这些急性压力的症状。

如果这些不适症状、担心、害怕没有特别影响到工作、生活,而且可以告诉自己,因为地震的关系,让自己受到冲击,所以会出现这些正常的压力反应,那就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这些症状持续时间超过一个月,而且影响到工作的表现、生活常规,甚至有些人过去的创伤经验被唤起来,不管是失眠、焦虑,或是容易生气,不但影响自己的生活,甚至影响到家庭,就要赶紧来找身心科医师,寻求专业的意见和帮助。

心理影响生理,寻求专业协助

陈长圣指出,人类的生理和心理是会互相影响的,心身科也就是专门研究这一门学问的科别。人类在压力下,脑袋的边缘系统,也就是情感的中枢,包括恐惧、害怕、紧张和焦虑等情绪会被活跃起来,当边缘系统活跃之后,脑袋的杏仁核会启动一系列的反应,包含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这是人体很重要的能量平衡的神经来源。由于肠胃道、胸腔中的呼吸系统以及心脏周边,皆有许多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因此,当我们紧张的时候,心跳会加快、呼吸也会变得急促,害怕的时候,肠胃便会快速蠕动,甚至会有想吐的感觉。举例来说,有很多面临大考的学生们,在考前会有呼吸不顺、拉肚子的状况,所以,像肠躁症状在压力下是很常见;而当身体这些不适状况去看内科检查没问题但症状却持续时,就可能是因为心理影响生理,而要到身心科去寻求帮助和治疗。

重现反应是PTSD经典表现

陈长圣进一步说明,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TSD在医学上的定义比较严谨,这类创伤通常是亲身经历生离死别,或亲眼目睹生离死别的画面或事件,或自己有生命被威胁的感觉等状况,例如在地震当中,人们可能经历失去家园、家人或朋友、生活环境的破坏等,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创伤。。

发生这类心理创伤之后,人体有几种不同的反应,首先可能会有焦虑、心情不好,甚至变得忧郁等状况发生。还有夜晚会经常做恶梦,而且梦境会连结到当时的创伤经验。再者,可能会出现回忆重现反应(flashback),也就是脑袋明明没有特别去回想或回忆,但当时的创伤景,例如看到山崩地裂、房子倒塌,甚至是闻到尸臭等感官经验,没有刻意去回想,却像是投影片一直在脑中播放,这种重现反应是创伤后压力症候群非常经典的一种表现。

另外,也可能会有回避或逃避行为,例如原本每天外出购物的主妇、得去工作的上班族,路上因为「触景伤情」,刻意避开某个场景,避免勾起创伤回忆。

若上述这样的状况长达超过一个月,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功能,就有可能被诊断为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创伤后压力症候群跟忧郁症有关吗?

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可以包含忧郁情绪,但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经典特征,例如夜晚作恶梦、白天一直回想的回忆重现反应(flashback)、身体出现许多警醒相关的压力反应等,特别是这些反应会连结至特定的心理创伤事件,这也是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和忧郁症最大的不同之处。

(图片来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