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耶鲁大学研究团队发现:中国叙事越来越引发全球受众共鸣

参考消息网10月8日报道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10月5日刊发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与合作研究中心博士后学者朱昌旭(音)的文章,题为《中国的宣讲在全球日益被接受》,编译如下:

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已经成为左右世界政治格局的主要力量。这场竞争中已出现一个新维度:通过国家资助的对外媒体推广各自治理体系优势的意识形态较量。

中国官方媒体的节目注重“帮助外国人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不那么为人所知的事实是,美国政府划拨大量资源,通过像美国全球媒体总署、“连线美国”和美国之音等在全世界宣扬自己的叙事。

在过去10年里,围绕两个超级大国在争取全球民心战役中的影响力行动的政策辩论不绝于耳。许多人认为,美国的治理天生对全世界受众更具吸引力。相比之下,中国的政治通常被认为投射出“一种几乎没有国际吸引力的狭隘的民族复兴愿景”。

不过,越来越多的政策分析和学者研究表明,中国媒体吸引力不应被低估。

2022年,笔者加入耶鲁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在全部6个有人居住大洲的19个国家进行了一项随机调查实验。这些被调查的国家组成了一个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国际社会横断面,它们在政体类型、公众对中美领导力的认可度、经济发展以及获得中国援助的程度等方面各不相同。

我们是用当地语言进行调查的,让6276名全球公民观看一组具有代表性的中美政府宣扬各自政治和经济制度的真实对外宣传。

在分析超过2万种来自中美政府媒体的真实媒体产品后,我们首先发现了截然不同的对外宣讲模式。中国的宣讲着重于其作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榜样的成就,而美国的宣讲则鼓吹西式民主的普遍优点。中国的政治视频突出其对国内需求的响应,宣传全国人大解决民众诉求等事例,另一方面,美国的政治视频则大谈抽象的优点,如在美国可以享有的公民自由、多元性和其他自由。中国的经济视频强调中共在带来繁荣和让数以百万计的人脱贫方面的作用,以及造福普通公民的国内外基础设施工程,美国的经济视频则聚焦于宣扬企业家精神。

接下来,每个国家的受访者被随机分成4个实验组:第一组观看两条中国制作的视频,第二组观看两条美国制作的视频,第三组观看一条中国和一条美国的视频,第四个“安慰剂”组观看两条与中美两国以及政治经济均无关的自然视频,意在作为评判在接触国家媒体视频之前的公众态度的基准。

在观看这些视频后,受访者表达了他们对于中美两国政治和经济模式的偏爱。受访者还表达了对两国政体的成就及民主价值观的看法。

实验结果揭示,中国向全球受众宣扬其治理的宣讲取得了显著成效。与传统看法相反的是,中国国家媒体擅长提升对其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国际支持。与“安慰剂”组相比,观看中国宣讲视频使受访者中偏爱中国、而非美国政治模式者的比例增加了两倍多,即从16%增加到54%。观看中国视频还使受访者中偏爱中国、而非美国经济模式者的比例增加近一倍,即从30%提高到58%。

尽管美国的宣讲也起到了提升作用,但与中国相比始终落后。当受访者同时接触来自两国的内容时,美国的宣讲被认为可以减弱——但却不是完全抵消——中国叙事的成功。在那些单项对决中,全球受众的偏爱仍然倾向于中国。简单地说,中国的影响力行动在塑造对自己有利的全球态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宣讲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拉丁美洲引起最多共鸣——这两个地区是其“务实推销”和媒体对外攻势的关键地区。

出人意料的是,在单项对决中,来自发达经济体——即澳大利亚、加拿大、西班牙和英国——的受访者仍偏爱中国、而非美国的政治和经济模式,表明他们可能倾向于一种有求必应的治理形式。在一个以“民主倒退”为特征的时代,这种含义尤其明显。

为什么中国的宣讲引起全球公民的如此共鸣?研究团队发现,其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的政治稳定历史、近年在回应型治理方面的改进以及在全世界广为人知的历史性经济增长——本质上是国家总体实力的表现。(编译/曹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