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赚钱中国花,东北首富卷走美国126亿,被美判465年,结局如何
在中国,提到那些因公司倒闭而选择卷款潜逃的富豪,人们总会联想到他们留下的烂摊子。
这种“在中国赚钱,到美国消费”的行径,让国人深感不齿。
然而,中国东北却出现了一位与众不同的富豪,他不仅挑战了美国,还成功卷走了126亿,最终被判465年监禁,却奇迹般地逃回中国,上演了一出“在美国赚钱,回中国消费”的传奇。
那么,这位东北富豪究竟是谁?他是如何从美国手中卷走126亿的?现在他又如何了呢?
初涉商海
这位东北富豪名叫刘忠田,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父母为了养家糊口,每日辛勤劳作。
看着父母疲惫的身影,刘忠田也渴望能为家庭分担,他认为即使身无分文,也能通过努力创业成功,因此14岁那年,他决定辍学,带着父母给的200元,开始了自己的闯荡之路。
他听说长白山的木材生意非常红火,便决定前往那里寻找机会。
年轻气盛的刘忠田凭借一股冲劲和敏锐的商业嗅觉,成功赚到了第一桶金。
有了资金后,刘忠田毫不犹豫地转型做起了化工厂原料的中间商。有人可能会问,既然木材生意赚钱,为何要转行?
实际上,刘忠田意识到长白山的木材市场已经饱和,他虽然初入商场就赚到了钱,但毕竟经验不足,无法与那些老牌商家竞争。
因此,他选择了适时退出,这显示了他对市场趋势的深刻理解。
恰逢国家实施“价格双轨制”政策,国内化工原料贸易热潮兴起,刘忠田抓住这一机遇,转型做起了化工原料的中间商。
在化工原料领域,刘忠田展现出了非凡的学习能力和商业头脑,生意越做越大,成功改善了家庭的生活条件。
忠旺集团的崛起
1992年,随着国家房改政策的推行,刘忠田再次凭借其敏锐的商业嗅觉,预测到房地产市场的开放将带来建筑用铝型材需求的激增。
当其他企业家争相进入房地产市场时,刘忠田却选择了成为房地产企业的供应商。
1993年,刘忠田将全部身家投入到铝材产业,正式成立了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
为了在铝材行业站稳脚跟,刘忠田不惜重金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也注重技术创新。
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凭借优质的原材料,忠旺集团在市场上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吸引了众多房地产大鳄的订单。
随着客户群的积累,忠旺集团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很快成为中国铝加工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忠旺集团的崛起引起了美国铝业的注意,美国提出了4.5亿美金的收购邀请。
然而,刘忠田拒绝了这一提议,他深知一旦企业被美国收购,他将失去决策权,民族品牌也将易主。
刘忠田的这一决定在当时引起了争议,许多人认为他错失了良机。
但事实证明,刘忠田的远见卓识,他坚守民族品牌的精神,赢得了合作伙伴的信任和尊重,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
然而,就在忠旺集团蒸蒸日上时,刘忠田突然决定从建筑铝转型为工业铝。
这一决定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人们不解为何要放弃稳定的生意去冒险。
但刘忠田的这一决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意识到国内建筑市场的饱和,转型工业铝可以拓展海外市场,发展空间更大。
于是,刘忠田带领忠旺集团转型进军工业铝型材领域,高薪聘请国际顶尖专家,引进世界先进生产设备。
经过几年的努力,忠旺集团成功实现转型升级,成为亚洲最大的工业铝挤压产品研发制造商。
然而,谁也没想到,刘忠田后来会卷走美国126亿,被判465年监禁,却逃回中国,上演了“美国赚钱中国花”的传奇。
美国的控诉与忠旺的困境
2010年,刘忠田进军北美市场,凭借成本优势和规模效应,忠旺集团迅速扩张,但这触碰了美国的利益。
美国对中国铝型材发起了“双反”措施,即反倾销和反补贴。
为了规避高额关税,刘忠田在墨西哥建立加工厂,将工业铝从墨西哥出口到美国,累计逃税18亿。
然而,这一行为触犯了美国法律,2019年,美国司法部对刘忠田提出起诉,指控他逃税、走私和诈骗,判处465年监禁。
由于刘忠田在中国,美国无法直接逮捕他,但忠旺集团在国外的工厂被查封,企业陷入困境,市场利润下滑,股价暴跌,市值蒸发近30亿。
2021年,忠旺集团的股票在港交所停牌,2022年,公司提交破产重整申请,2023年,忠旺集团最终被责令退市,一代铝业巨头就此陨落。
刘忠田的经历告诉我们,商场如战场,虽然他不惧美国打压的精神值得肯定,但钻漏洞逃避关税的行为,不仅损害了企业自身,也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形象,我们应引以为戒。
参考文献
界面新闻-2022.4.14《被判定逃避关税,忠旺创始人刘忠田关联公司被罚116亿》金融界-2021.10.9《他曾与王健林齐名如今面临465年刑期|财讯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