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晶片法案看得到吃不下?台积电两难...限制一箩筐
根据《财讯》报导,台积电前法务长杜东佑认为,美国《晶片法案》要求交出超额利润,会降低新晶圆厂成功运作的机会,必须厘清目标,才能决定如何在复杂的限制中做出取舍。(图/财讯提供)
《财讯》报导指出,过去一年,推出高额补助和产业政策,要打造自有半导体供应链的国家愈来愈多;这个名单里有美国、中国、日本、印度、韩国,接下来,欧盟版的《晶片法案》也将通过,根据路透社报导,欧盟补贴金额可能高达430亿欧元,约合新台币1.45兆元。
这些晶片法案,对台积电和台湾半导体产业的未来肯定会造成影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的《晶片法案》,根据美国商务部的资料,从3月31日开始接受前端晶片制造和封测产业的投资申请,5月1日起接受成熟制程的申请,6月26日开始接受所有项目的申请,美国《晶片法案》的影响将逐渐显现。
但是,《财讯》报导指出,日前包括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和董事长刘德音,都对美国《晶片法案》政策以及内容,提出不一样的看法。
友岸外包没台湾 恐陷困境
3月16日,张忠谋公开提出疑问,「虽然晶片制造仅11%在美国,但若加上设计、设备、矽智财,美国也有39%市占。美国《晶片与科学法案》的目标是什么?是希望把制造比率拉到30到40%?还是只要足以供应国防安全的供应链?」他更指出,美国友岸外包的政策并不包括台湾,「我认为这会是台湾的一种困境。」
31日,刘德音也公开表示,美国《晶片法案》中「有些条件没办法接受,还要与美国政府讨论。」
事实上,根据《财讯》报导,过去4年,台积电从英特尔挖角政府关系副总裁Peter Cleveland出任资深副总裁,不断在华府进行游说工作;不过,业界人士透露,台积电对华府的沟通是多线进行,「产能、财务等复杂的策略,还是由台积电总部计算,直接和美方沟通。」
从美国商务部公布的资料看来,美国《晶片法案》中随着补贴而来的各种限制,代表未来几个月的申请过程所做的决定,会影响台积电未来的长期发展。
《财讯》报导指出,张忠谋估计,美国制造的成本比台湾高出50%,甚至是两倍。而美国《晶片法案》计划拨给半导体制造的经费是390亿美元,用于建立整个半导体产业,法案中规定,直接补贴金额约为资本支出的5%到15%之间。若以台积电预计在美国投资4百亿美元计算,可以直接得到的补助会落在20亿到60亿美元之间,其他补贴则用投资税务抵减、联邦贷款等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