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國的遺緒:一個新年,各種表述
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交流之后,生活在不同政权、区域的蒙古族产生不同的新年习俗。 图/路透社
古代蒙古族逐水草而居,以草木生长的周期纪年,并于每年水草丰美、牛奶最香醇的时节举办秋祭(通常是中国阴历的八月二十八日),以洁白的奶食祭祀天地,以其为一年的岁终。秋祭之后便进入新年的正月,蒙语称之为「查干萨日」,汉语的意思为「白月」,除了表示蒙古族对白色的崇敬之意外,也指涉着当月的奶食最为纯净洁白。
其后,当成吉思汗的铁骑横扫欧亚,建立蒙古帝国之后,也直接促成了欧、亚、中东之间观星技术的交流与阴、阳历法的融合。忽必烈的御用国师、藏传佛教萨迦派第五代法王八思巴(Phags-pa,藏语意为圣者)不仅创立了元朝采用的汉语「注音符号」八思巴文,也以中国的皇历为主要参考系统,结合蒙古历和印度的时轮历重新修订藏历,颁布了《萨加历书》注1,成为蒙汉历结合的纪年系统。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十二生肖纪年和阴阳五行、八卦等概念被引入蒙古文化中。流传至今的《元朝秘史》(或称《蒙古秘史》)便以生肖纪年,只是书中并未引入天干地支的概念,仅以12年为一轮回,导致书中纪载的「成书于『鼠儿年七月』」不知是1228、1240、1252、1264、1276,还是1324年,成为史学界争论不休的悬案之一。
在这个文化与民族不断交融混合的时代背景下,蒙古族人的纪年系统也随着政权与各民族权力交迭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场合交互混用中国传统的生肖、天干地支纪年、政权年号(例如1260年忽必烈自立为第五任蒙古帝国皇帝,建年号中统,为蒙古族采用年号纪年之始),与西元的纪年法则。1600年之后,蒙古人终于发现单用12生肖为轮回的纪年法容易造成时间上的混乱,除了将阴阳五行加入生肖纪年外,也开始采用天干配地支的60年轮回法则。
敖包早期是草原上用来辨认方向的土堆或石堆,后来被用各种颜色的彩旗装饰成为祭祀建筑,成为祭祀山神或路神、祈求丰收与幸福平安的神圣象征。 photo credit:Michael Eisenriegler (CC BY 2.0)
差不多与此同时,满族与蒙古族结盟,于1636年建立的大清帝国则同时采用中国与蒙古的年号,例如1821年不仅是道光元年,也同时是托尔格勒特汗(汉语意思是「国家光耀」)元年。到了1911年(蒙历白阴猪儿年),以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博克多汗)为主的外蒙古宣布脱离中国,建立政教合一的大蒙古国,随后亦宣布1911年为「额真汗」(汉语意思是破晓时分多人推举之皇帝)元年,此年号沿用至1921年蒙古国人民革命之后。其后,蒙古人民共和国虽称1911年为「蒙古元年」,但逐渐开始采用西元的纪年法;而在中国的内蒙古地区,虽官方文书随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西元纪年,但民间仍偏好随汉族采用生肖纪年。
因此,一般而言,随着历史的更迭,当代蒙古族过的「查干萨日」已经不再是古早时期在草原上秋祭之后的月份了,而是依中国传统的农历或西藏的藏历而行。然而,和纪年系统的变化一样,与不同地域、与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交流之后,生活在不同政权、区域的蒙古族仍然产生不同的新年习俗。举例来说,科尔沁草原地区因为位于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的交界处,最早接受汉化(草原也最早退化,清朝末期就几乎被开垦殆尽了),因此过年引进了很多汉族和满族的习俗,像「祭火」仪式就是从满族的萨满教学来的,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日傍晚要让家里长辈点燃九个小灯,并以白哈达、肉米粥、蒙古奶油,和酒当祭品,投入火中烧,以祈求家人平安幸福。
用羊胸骨、肥肠和米熬煮的「祭火饭」(肉米粥)除了是新年时期重要的食物外,亦是「祭火」仪式的祭品。 图/中新社
祭火仪式:一名内蒙古长辈手持哈达祈福。 图/中新社
而当地用的哈达也和藏区惯用的长哈达不同,而是萨满教用的小白块方布。新年当天,人们会将小方哈达对折成三角形,连同年节的「伴手礼」献给主人家里最长寿的老人。至于小孩子挨家挨户向长辈磕头拜年的习俗则学自汉族,孩子拜年之后一般不能空手回家,但当地并不时兴「包红包」,而是分送糖果,只有约莫百日或周岁的小小孩会得到一个放着硬币的银碗,祝福孩子像硬币一样「硬朗长寿」。
至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牧区的蒙古族则用藏传佛教的长哈达,正月初一当天,人们都会穿上最隆重的蒙古袍(科尔沁地区的人们一般已经不穿蒙古袍了,但近几年不少当地蒙古族的大学生,在学校与牧区的蒙古族学生接触后慢慢生发民族意识,蒙古袍在年轻人间又开始流行了),骑上马到各家,串门子拜年。
一般来说,必须把马拴在蒙古包东南方30公尺之外下马,走进主家人献哈达、问候家里的老人,并互道吉祥话语。而主人家则会杀羊煮「手把肉」(把活羊就地宰杀扒皮后丢进热汤里煮熟后捞起,吃的时候一手拿着肉、一手拿着刀,切、割、挖、剔、片,把羊骨头上的肉吃净,故得名)款待来客,近几年亦有人家学汉人的习俗包羊肉水饺请客。在偏远的牧区,有些地方在正月十六日那天还有「哈巴德」(汉语意思是打黑墨)的习俗,在太阳还没有出来的时候,平时打闹玩乐的同伴们会趁对方熟睡的时候偷偷在对方的额头涂锅底灰。
「手把肉」:把活羊就地宰杀扒皮后丢进热汤里煮熟后捞起,吃的时候一手拿着肉、一手拿着刀,切、割、挖、剔、片,把羊骨头上的肉吃净。 图/新华社
再者就是新疆和青海地区的蒙古族,因为两地都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因此各民族的文化在过年习俗上也相互渗透,像蒙古族的「手把羊肉」会出现在维吾尔族的年夜饭餐桌上,而维吾尔族的羊肉串、葡萄干、杏仁干也会出现在蒙古族的餐桌上。比较特别的是,住在新疆的蒙古族会在除夕宴会上准备「三锅」:奶茶锅(蒙古奶茶用砖茶煮牛奶,并且加盐调味,和台湾喝惯的甜味奶茶截然不同)、羊背锅,和肉汤饭食锅,而且年夜饭上每个人至少得轮流唱三首歌。但不管是哪个民族,「吃」都是人们过年最重要的事,大年初一起,亲戚朋友就会挨家挨户地「走吃」,直到初十为止,因此,准备好「吃头」是新疆地区的蒙古族不可缺少的过年功课。
最后,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蒙古族过的「查干萨日」则是以《萨迦历书》为本的藏历新年,其日期和中国的农历春节不尽相同,像今年(2017年)的藏历春节是2月27日,且依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公布的2017年假期安排来看,「查干萨日」一共放假四天,从除夕(2月26日)放到初三(3月1日)。虽然日期不同,但和中国内蒙地区的蒙古族一样,都十分重视祭祖和「祭敖包」注2。大年初一天还没亮,人们就会穿戴整齐来到绕着敖包走三圈,献上祭品并向太阳升起的东方敬拜。仪式结束之后则是家人团聚的时刻,全家开始在餐桌边分享各种食物并享受一年间难得的团聚时刻。
总而言之,散布在各地的蒙古族虽然保留了传统吃手把肉、祭天祭祖祭敖包的文化习惯,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及地域文化的交融变化,其「查干萨日」也加入了不少异质的元素。循着这些线索出发,我们便能发现当年成吉思汗打下的蒙古帝国如何在当代不同国界、不同文化的疆界中留下另人惊叹的影响力。
大年初一天还没亮,人们就会穿戴整齐来到绕着敖包走三圈,献上祭品并向太阳升起的东方敬拜。乌兰巴托一处的敖包,人们围绕着走并泼洒牛奶。 图/路透社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