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低下病友 打疫苗却抗体难产

国内逐渐解封,但正在接受癌症治疗、血液透析等免疫功能低下的病友,仍不敢贸然回归正常生活。(示意图/台湾癌症基金会提供)

新冠疫情趋缓,台湾逐渐走向解封之路,民众陆续恢复正常生活,但有一群免疫功能低下病友,即使打满2剂疫苗,仍可能面临「抗体全无」的窘境。为保护免疫低下族群,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去年底宣布开放「基础加强剂」,目前约有20万人接种,但国内调查发现,部分免疫低下病友怕影响治疗,或是担心副作用而却步,更有3成病友不清楚自己是否符合接种资格。

57岁的王先生原本是血液透析患者,11年前接受肾脏移植后,为了避免器官排斥,终生需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当疫情来袭,他和多数人一样陆续接种3剂疫苗,但透过临床实验抽血检验得知,打疫苗后体内竟没有出现抗体,等于白打了!让他不禁担心,国内逐渐解封,自己该如何回归工作和日常?

台湾移植医学学会理事长吴麦斯指出,全球约有2%的免疫低下族群处于高风险,因为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完整接种疫苗产生的保护效果可能不如一般人,例如器官移植患者接种疫苗后,仅有3成的人会产生抗体反应,血癌患者仅5成,抗体数量也低于常人,在保护力不足之下,一旦染疫,重症死亡风险都比一般人高。

为了保护免疫低下族群,指挥中心去年底开放接种「基础加强剂」,对象包括器官移植、血液透析、HIV阳性、先天性免疫不全患者、1年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癌症患者、半年内接受化疗或放疗者、正使用高度免疫抑制药物者等,只要与第2剂疫苗间隔28天以上,即可接种全剂量莫德纳、BNT或高端疫苗,目前国内已有近20万人次接种。

但根据台湾病友联盟和台湾癌症基金会今年4月的「病友疫情困境调查」,共回收609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3成免疫低下病友不清楚自己是否为基础加强剂接种对象,即使知道自己符合资格,也多半因为「担心影响治疗」、「害怕接种后副作用」等顾虑而未接种。

台湾癌症基金会执行长赖基铭指出,癌友在化疗期间不建议施打疫苗,但同时也担心病人染疫后的重症风险,身为血液肿瘤科医师,确实非常两难。吴麦斯提醒,免疫低下族群一旦感染新冠肺炎,住院率和死亡率是一般人的2到3倍,尤其在Omicron时期更明显,美国真实世界数据显示,完成3剂接种的住院病人中,免疫低下病患就占了近7成。

台湾病友联盟理事长吴鸿来分享,经常有病友前来询问「什么是基础加强剂」,尤其容易和「追加剂」搞混。她也耳闻一些病友接种基础加强剂时状况连连,例如欲施打莫德纳的病友,本来应该和前两剂一样打全剂量,却因沟通有误,错打成追加剂的半剂量;也有人遇到小黄卡、接种系统登录错误等问题,或是医疗院所要求出示诊断证明书,接种时程整个被打乱。

吴鸿来提醒,目前免疫低下族群可接种5剂疫苗,前两剂为基础剂,接着是基础加强剂(第3剂),再来是第1次追加剂(第4剂)、第2次追加剂(第5剂)。吴麦斯也强调,对于免疫低下族群,打疫苗仍是有效的保护方式,呼吁病友们依序接种各剂次疫苗,补足自身保护力。

指挥中心发言人庄人祥则说明,医疗院所可透过健保云端查询,了解民众是否符合基础加强剂接种资格,并未规定民众出示特定证明文件,只要民众符合指挥中心公告的8大类接种对象,或经医师评估有必要,就可以接种基础加强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