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选皇帝制废得掉吗
(图/本报系资料照)
民众党总统参选人柯文哲提出推动内阁制入宪等7大承诺,目标产生「第一位」总理,让中华民国政府体制问题,再度成为焦点。
中华民国在北洋政府时代有三度组阁的段祺瑞为具有实权之内阁总理,在台湾也有蒋经国曾经担任「真正是最高行政首长」的行政院长,但段和蒋两人各有党政军的雄厚背景,使得中华民国实质上并没有真正实践过稳定的「议会内阁制」。
目前的宪政体制,美其名为五权宪法制,然而7次修宪后,关于宪政体制最重要的是1997年的修宪(以下简称97宪法),该次修宪主要因为当时国民党在立法院实质不过半,李登辉和许信良合作修宪,拿掉阁揆同意权,以几乎没有用的倒阁权和总统被动解散立法院的权力取代。
前总统陈水扁说这部宪法体制是「乌鲁木齐制」(闽南语粗制滥造),宪法学「国师」李鸿禧则称为「龙的制度」,柯文哲更直指为民选皇帝制。
不只政治人物对于现行97宪法制度意见分歧,学界见解也不一,政治学者认为目前体制是像法国的半总统制,也称为双首长制,法界则倾向是总统制。
就算是大法官会议解释613号,虽指行政院为最高行政机关,实质运作上,总统具有绝对最高的掌控力,一旦天灾人祸,行政院长又必须负政治责任下台,马英九总统时代的八八风灾,致刘兆玄请辞,服贸争议、选举失利,江宜桦、毛治国内阁总辞,蔡英文总统任内,赖清德、苏贞昌都因为执政党在地方选战败北,而辞去行政院长。
为改善总统有权无责、阁揆有责无权的宪政漏洞,柯文哲提出他的宪改蓝图,如果他当选下一届中华民国总统,要「终结有权无责独裁总统制」,提出7项承诺,包括:总统赴立院报告、接受各党团质询;行使阁揆同意权、阁员须经立院听证;冻结考监两院;高阶文官、国营事业董监事公开遴选;特别预算不再常态化;下修选举年龄;召开国是会议、推动内阁制入宪。
但柯的宪改蓝图,既不像总统制,也不像议会内阁制,像总统赴立院报告、接受各党团质询,这比较像是市长和议会的关系,美国总统也不需要接受参议院和众议院质询,柯的宪改想法,最终应该还是要在现行97宪法的体制下微调。
内阁制即议会制,以英国议会「巴力门」为原型,行政与立法权都是由议会中的执政与在野党交锋,英国并没有三权分立,反而是行政、立法一体,反对党还有「影子内阁」,为执政长期作好准备,相对的半总统制是大多数新兴民主国家选择的制度。
李登辉曾说总统主要是负责国防、外交和大陆政策,然而由于我国总统大多身兼执政党党魁,加上僵固的蓝、绿两党制,使得总统成为最有权势的领袖,若将来国会选举改成联立制,3%以上政党即可拥有席次,从两党制走向多党制,总统由无党籍人士出任,总统成为政局中调和鼎鼐的角色,则有可能逐渐往议会内阁制方向发展。
(作者为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