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国人遥远的梦想

巨岳

一、民主中国的萌芽:

民主并非西方的专利,民主在中国最早发生和发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尚书•夏禹•五子歌》说,「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是三皇五帝时期距今4000——5000年的帝王语录。意思是「百姓只可以亲近,不可以轻慢,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国家才能安宁」。

汤誓》:

3600年前,伊尹相汤伐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言:「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这是中国历史上老百姓对残暴的统治者进行反抗的最早誓言记录。这也说明,对虐待人民不受老百姓拥护的政权,受尽苦头的老百姓甚至愿意与之「同归于尽」,老百姓反对甚至推翻它是合情合理的。华夏文化没有「推翻政府就是不爱国」的逻辑。

《尚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可见,只要政权脱离了人民的拥护,任何人都可以起而诛之。既然主权在民,老百姓已经不拥护你,你也就失去了主权,国际上谁来干涉都是救百姓于水火,老百姓盼望「外来干涉」如望甘霖,根本谈不上干涉内政这一说。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采取结盟政策,在国际上大搞「外来干涉」,对不按规矩出牌的国家政权进行打击和声讨,不要对方领土,只图伸张正义,获得天下人空前的拥护。可见「霸权主义」并非一定可恶。

孟子

距今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孟子在《孟子•尽心下》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具有民本主义色彩的观点。已将老百姓的重要性上升到高于国家和君主的位置。那么老百姓对国家或执政者不满意了,当然完全可以换一换,甚至将其推翻合情合理。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如果统治者总是强奸民意,不能实现和维护社会公正,失信于人民大众,老百姓就会将其看做独夫民贼予以反抗并推翻。

孟子《孟子•梁惠王上》说:「养生丧死无憾,道之始也」。就是说关注民生,让老百姓吃上饭并解决生老病死问题是统治者起码应做到的,是政治上的初小水准。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鴈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沼,池也。鸿,鴈之大者。麋,鹿之大者。)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于牣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孟子还说:「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统治者只有于人民同甘共苦代表人民的利益,才能取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囿,音又。传,直恋反。囿者,蕃育鸟兽之所。)古者四时之田,皆于农隙以讲武事,然不欲驰骛于稼穑场圃之中,故度闲旷之地以为囿。然文王七十里之囿,其亦三分天下有其二之后也与?(传,谓古书。)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刍,音初。荛,音饶。刍,草也。荛,薪也。)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阱,才性反。礼:入国而问禁。国外百里为郊,郊外有关。阱,坎地以陷兽者,言陷民于死也。)

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执政者一旦失去老百姓支持,根本就难谈什么爱国。)

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

孟子以仁作为施政的出发点,要求统治者应「与百姓同之」,「与民同乐」,施仁政于民(《孟子•梁惠王上》),要求他们富有同情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并强调「杀无道之者,也是仁,而且是最大的仁」,「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人民有反抗和推翻暴政的权力。

孟子赞同若执政者无道,人民有权推翻他们的政权。这些都具有朴素民主的思想特点,是古代我国民主政治启蒙的经典。为此,朱元璋就曾企图将孟子逐出孔庙。

韩非:

韩非子则在《韩非子•五蠹》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燧人氏、有巢氏、尧舜禹都是因为为老百姓做出了重大贡献,使「民乐之」而「使王天下」的。帝王的去留也有人民直接选举决定。江山的传承也是尊重民意的禅让、和平的推举,而不是争来的或抢来的,不是从枪杆子里出来的,更不是赖在上面搞代表制「坚持」不让人民选择。

如果不是专制野心家的扭曲和篡夺,相信中华远古民主政治文化发展到一定时期,也会进化为比西方更进步的民主文化,也就没有将民主文化污蔑为「西化」的了。更不会动不动就将与西方有染褒贬成冒天下之大不韪了。

柳宗元

唐代柳宗元主张「官为民役」。于今天「人民的勤务员」的提法如出一辙,有异曲同工之妙。

清末君主立宪的有限民主尝试

康梁百日维新,戊戌六君子被杀,光绪囚禁瀛台慈禧太后重新亲政,希望破灭。

1898年6月至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人物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帝进行宣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但戊戌变法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维新派的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共6人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作者巨岳,山东,自由撰稿人。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