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床也是一种病!4症状是重要警讯
医师表示,会尿床大多是生理因素导致,若未及早积极治疗,除了生理影响,更会导致睡眠品质不佳。(达志影像/shutterstock)
就读小学一年级的乔乔是班上班长,功课好、人缘也好,是师长公认的模范生,但其实半年前的乔乔有个大烦恼,他最怕同学们聊天聊到「尿床」的话题。原来乔乔以前每天晚上都尿床,就算听妈妈的话减少睡前喝水量,隔天醒来床单还是湿答答。
研究指出,学龄期间有尿床困扰的孩童比例约7%,国中后仍有尿床困扰者约有1%,而男生尿床比例更比女生高出1.5至2倍。颠覆过去坊间相信儿童尿床是心理因素,台北慈济医院泌尿科副院长同时是亚太儿童泌尿医学会理事长的杨绪棣副院长说明,会尿床大多是生理因素导致,若未及早积极治疗,除了生理影响,更会导致睡眠品质不佳、孩子自信心不足、觉得不如人、自卑,甚至有被霸凌、影响社交等后果。
常见的尿床原因包含三种,一是睡眠时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尿液过多的「夜间多尿症」;二是膀胱过度敏感或异常收缩,造成夜尿、频尿的「膀胱过动症」;三则是因「大脑觉醒中枢」异常,大脑感觉不到尿液,脊髓反射中枢自行决定排尿,引起尿床。
尿床的黄金治疗期在6岁,这时孩子开始跟外界接触,发展社会生活,此时治疗可以增加孩子自信心,有益于社交活动。杨绪棣表示,家长来到诊间治疗前,可先记录孩子的「小便日记」,详实记载三天内,孩子「几点几分喝多少水」、「几点几分上厕所」、「尿量多少」,医师就可以知道尿床的原因到底是小便制造太多或是膀胱太敏感、容量不足,进而治疗。
之后,即透过3至6个月的药物治疗,动机与耐心强烈的家长可同时配合尿床闹铃进行行为调整;此外,家长可于治疗一段时间后改记录「尿床日记」,让医师借由日记知道孩子尿床情况,评估治疗成效,调整治疗计划。
尿床是在孩子中是很常见的疾病,但真正就医率只有2至3成,杨绪棣指出,部分孩子在治疗尿床后,因睡眠品质进步、自信心增强,学习能力与成绩皆有显著提升,由此可以得知尿床治疗的重要。
同时,杨绪棣也提醒,6岁以后的孩子有下列症状时,将是重要警讯,务必提早前往就医:1.每天尿床2.白天常跑厕所或尿在裤子上3.曾有泌尿道感染病史4.严重便秘者;若孩子已小学毕业,仍有尿床情况,就算只有一个礼拜一次,也必须立即就医,检查是否有生理疾病。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