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北大标签遭质疑的“听泉鉴宝”,经得起网络鉴定吗?

30天涨粉近千万的博主“听泉鉴宝”,遇上麻烦了。

近日,拥有近2500万粉丝的博主“听泉鉴宝”,被曝出学历造假、直播间疑现馆藏文物(博物馆文物)、疑盗墓者现场连麦求鉴宝等问题,引发关注。10月9日,“听泉鉴宝”在直播间宣布将短暂停播,休息几天。针对“听泉鉴宝”北大学历遭校友否认、网友涌入直播间质疑其学历,“听泉鉴宝”呼吁大家不要过度神化他,并强调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

↑“听泉鉴宝”直播间,一名疑似盗墓者现场连麦主播。图据上游新闻

网络代有顶流出,各领热搜三五天。从鉴宝达人成为直播间顶流,背后是网络审美风向的流变:在流行“用直播的方式将传统节目重做一遍”的背景下,在“抽象奇观”成了年轻人热衷的梗文化素材的氛围中,“听泉鉴宝”的“表演”,来得似乎正是时候。

“听泉鉴宝”能整活、会玩梗、“1秒钟10个表情包”的诙谐风格,“不知道下一个连线网友会拿出什么”的开盲盒既视感,“前一秒还在怀疑是破烂钱币,后一秒被天价猛货吓得起立”的戏剧性反差等因素叠加在一起,让他的直播间变成鉴宝脱口秀节目现场。

他把严肃的鉴宝和轻松的娱乐结合,网友将其当作电子榨菜,这本无可厚非。可现在看,事情俨然在朝着“人红是非多”的方向演进——“听泉鉴宝”也被很多人拿着放大镜鉴定。这其中,“涉嫌学历造假”是他无法回避的问题。

“听泉鉴宝”的账号个人资料此前显示他的学校是北京大学,后改成了“女子中学”。问题来了,这算是他学历造假的实锤吗?有粉丝替他辩解:那是随便填写的信息而已,人家没说过自己是北大的,有老粉早说过那就是“北京一大学”。

当下,个人信息栏不实名实标的情况在网上并不少见,很多网名为“momo”的人,毕业学校信息写的都是“蓝翔技校”。这就跟昔日流行的“人在国外,刚下飞机”相似,较真你就输了。判断“听泉鉴宝”是不是学历造假,还得分辨表达语境,但这不意味着,身为专业赛道头部达人的他,可以拿信息真实性的模糊空间来误导粉丝。

事实上,很多人被“听泉鉴宝”吸引,跟“高学历”跟“搞抽象”的反差不无关系。有网友就评论道,“我就是因为他是北京大学的才看他”。相信不少人拿出“祖传宝贝”跟他连线,也是看中了他身为高材生的专业性。应该承认,“北大学生”标签为他吸引了流量,裹上了光环。

享受到了“学历”带来的红利,却又不尽早说明和澄清,难免被视作对名校的蹭和对粉丝的骗。在此情形下,辩解“互联网很多身份都是网友给的,网友让咱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不重要”,不免显得有些鸡贼。

舍此之外,“听泉鉴宝”直播间里那些跌宕起伏的情节,到底是有脚本的摆拍,还是真实的连麦?若是真的,他面对那些疑似盗墓者的求鉴定要求,是否该报警?若是摆拍,他有无尽到对观众的提醒义务?这些都值得辨析。

要知道,在他的直播间里,网友可以看到有人拿出了自称“从博物馆拿出来的”战汉时期古剑,有人在拍摄疑似古墓石碑上的文字、雕花并说“不要报警”……这背后牵扯的“戏外戏”,是否涉及文物盗卖等法律和伦理问题,不能不究。

还有,若是他“鉴假为真”带来了误导后果,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据上游新闻报道,有相关专家就称,网络鉴宝无法用手触摸,也体会不到宝物轻重,比如很多瓷器、玉器、字画等都需要上手才好分辨真伪,而且还应该寻找文献来佐证。网上鉴宝有一定程度的可信度,可以当成娱乐、好耍的事,但不能太当真。

此外,坚持“公益鉴宝”是“听泉鉴宝”的特色和宣传点之一,虽然看似没收费鉴定也没直播带货,但也有依托庞大流量接其他合作、在橱窗上架商品等行为。因此,不能因为“公益”的表象,就对其身上的疑点放过不谈。

在“每个人都可能在15分钟内成名,每个人都可能成名15分钟”的互联网时代,社会可以容得下有个性的博主出圈,但是,他们自身也该经得起质疑。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佘宗明

编辑 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