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股国圣灯塔迁址3次 本岛极西点 见证海岸线退缩史
台湾本岛极西点、台南七股国圣港灯塔因顶头额汕沙洲流失,经过3次迁移才到现在位置,堤防外的海洋之前也曾经是沙滩。(庄曜聪摄)
以观夕阳闻名的台南黄金海岸,海岸线长达3公里,昔日美景曾让人流连忘返,却因为海岸线退缩,观夕伴随着消波块,大杀风景。无独有偶,台湾本岛极西点台南七股国圣灯塔,过去灯塔边有大片沙滩,如今南侧海堤边只剩砾石与消波块;旗津海岸线遭侵蚀最严重时,沿海房子快要保不住,后来堆起了「肉粽」消波块,才缓和了居民的害怕。
不堪潮蚀 曾应声倒塌
塔高32.7公尺的七股国圣灯塔现址搬迁3次,见证海岸线退缩历史。1957年兴建在七股潟湖外的网仔寮汕沙洲上,早期还建有宿舍,但不堪台风袭击及海潮侵蚀,灯塔底部被海水淹没,1969年欧卫拉台风侵台,竟应声倒塌,同年改在顶头额汕沙洲重建,距离原位置,内迁将近4公里,原本灯塔西侧的大片沙滩,因为海潮冲刷流失,已成汪洋一片,灯塔西侧建有土堤,为了保护土堤,靠着消波块堆置营造人工海岸,以减少海水冲刷侵袭。
台南北门、将军、七股一带沿海,海岸线退缩更明显。66岁渔民王博文,家中世代在北门海边捕虱目鱼苗、鳗鱼苗维生,每年11月到隔年3月,都在岸边搭起工寮,顶着寒风讨生活。
海岸后退 1000公尺
王博文的简易工寮就搭在堤防边,涨潮时海浪冲上岸,离他的工寮不到10公尺,往附近一看,其他工寮的位置也差不多。他说,以前不是这样的,20多年前海埔新生地开发养殖后,在外围筑起堤防,印象中从那时开始,海岸就逐渐倒退。现在堤防加到5公尺高,海岸呢?「起码退了1000公尺远!」他指着远方说,眼前的汪洋一片,以前都是绵延的沙滩。
最近水利署第六河川局在北门等地,用消波块堆出10条突堤,希望能够留住海沙,王博文悲观地表示,帮助不大,而且突堤改变海流,影响捕捞,鳗苗捕捞季从11月开始到现在,他几乎没啥收获,是近年来最差。
桃园市观音区大潭电厂因兴建重件码头,形成突堤效应,造成大潭电厂海水入水口以南海岸有侵蚀现象,并有沙滩流失等状况,虽然在受侵蚀沿岸安置蛇笼等防护装置,但侵蚀现象只有减弱,没有彻底解决问题。
旗津濒危 堆「肉粽」保屋
高雄旗津海岸线因海浪侵蚀,约4、5年前几乎快看不见沙滩,每年台风来临前后,南向季风及台风大浪,更容易造成旗津海水浴场前端强劲裂流,危害游客安全。
旗津区永安里长黄修和描述,旗津海岸线遭侵蚀最严重时,年年逼近沿海住家,最担心的是房子保不住,深怕接下来,连地基都要被淘空,后来堆起了层层的「肉粽」消波块,才缓和居民的害怕。
林务局嘉义林区管理处统计,台南北门、七股沿海有登记的保安林地共有145公顷,因为现地已经变成海域、水池、浅滩,不能营林,实际只剩不到30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