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壁之间》:再老套的故事,也需要发自内心的诚实感动
一个让我困惑很久的问题是,为什么那么多华语传媒一定要将《Entre les murs》直译成《墙壁之间》,在英语国家纷纷称之为《The Class》的时候,我们依然坚决地不肯把这部突然大放光芒的法国片译成《课堂》,即使这样更有助于理解电影的主题。
这种倔强地坚持让人钦佩,虽然它更有点让人无法接受,就像法国人的电影,就像《墙壁之间》本身。在追求高尚艺术和文化品味的道路上,法国人从来不肯屈尊将就。在这个以举办戛纳电影节而与奥斯卡相抗衡的国家,即使他们遭遇了21年金棕榈奖的空白也毫无怨言。2008年的这个夏天,是《墙壁之间》给出了最直接的回应,这似乎是对法国电影光荣传统的又一次肯定,它所带来的荣耀直接证明了法国人的自我欣赏依然无法战胜。
和崇尚艺术、追求自由的法国精神一样,戛纳电影节总会青睐那些热衷于反映社会问题、刻画文化冲突的艺术大片。《墙壁之间》虽然是今年戛纳的最后一部参赛影片,但它意外地超越了之前呼声很高的几个热门影片,打动了西恩·潘和那些评委们的心,更俘获了最受关注的目光,更是因为“我们的电影展现的是法国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层面的状况”(导演劳伦·坎迪特语)。
学生——老师、课堂——社会,也许这是对《墙壁之间》最简要的概述,故事在这样狭小的空间——“墙壁之间”展开。一堂堂法语课,来自不同国家和不同阶层的学生和老师的对话,调皮捣蛋、顽劣任性到几乎放肆的孩子,坚守职业道德、坚持博爱育人精神的法语教师,崇尚自由平等的法国文化背景,没有主线,却有冲突——对黑人的歧视导致文化差异的全面冲突,那些美丽的花环瞬间枯萎,课堂上的事情终于要到更广阔的社会空间中去解决。
广阔空间,大有作为,这是一个在地域、文化、知识上都存在着巨大差异的世界,所有人对未来的态度均不尽相同,这就是需要面对的问题。它看似尖锐,但其实这更像是一个老套的故事,老套的主题,老套到一提这件事情就会怅然若失,老套到任何时候仍然需要不断提醒。我想即使是作为仅有四部作品问世的劳伦·坎迪特,也很清楚地知道这不是他第一次拍摄这样的题材,1999年的《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即是这样的社会问题力作。
不同背景下的教育问题从来都是世界性难题,不同教育体制下的师生冲突也从来都是普遍被忽视的社会问题,中学教育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是否能瓦解青少年的反叛更是从来都在质疑声中被普遍讨论,从这个意义上看,坎迪特是一个真诚的导演,他反复提醒我们要鼓起面对自己的勇气,不逃避、不悲悯。
观众向来不缺少教育,但能被诚实而感动的仍然贫乏;如果从电影本身来讲,非职业演员的演出和全景真实摄录更容易让人产生亲近感,最后一刻骤起的高潮也让129分钟的影片避免了习惯性地沉闷,这似乎即将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也正是因为这样,劳伦·坎迪特和《墙壁之间》,以及因《墙壁之间》而走到一起的孩子们才能因真诚而赢得广泛尊重与关注。因电影之名,这是一群可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