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社工敏感度训练 学者吁勿猎巫
立委林月琴(右二)、励馨基金会执行长王玥好(左二)12日举行记者会,呼吁性平全龄化、儿少权法检讨修正。(姚志平摄)
1岁多男童在出养阶段,尚未媒合到新家庭时,疑遭儿盟合作的保母虐待致死,儿盟社工3度访视却没有及时警觉。学者坦言,出养社工训练与从事儿少保护社工不同,虽然都有敏感度训练,需要对孩子的伤口感到质疑等,但也要靠实务经验,呼吁应提供社工更好的专业训练,并应事前预防、事后补救加强,而不是单单对该名社工「猎巫」。
慈济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赖月蜜说,此次出养历程有很多不应该有的疏失,希望未来出养时应该能以更高规格看待,从公权力决定出养、到孩子照顾等,并检讨系统上到底哪里出了错误?
赖月蜜坦言,相较于儿少保护社工,出养社工的儿虐敏感度较为不足,因为后者主要为与收养家庭互动,协助收养家庭照顾好孩子,如此次孩子身上有瘀青、伤口,社工就应观察孩子与保母互动状况,并且可以借着陪同孩子玩耍,流汗换衣服时观察身体状况,而不是仅相信保母说词。
赖月蜜提及,出养与否应考量孩子最佳利益,如增加原生家庭留养能力,例如其亲戚、爷爷奶奶是否有协助照顾能力,且不应单单因为「贫穷」就成为出养原因,还有可透过亲属安置等都应该纳入评估。
暨南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吴书昀说,该名幼童因就要出养,导致保护因子较少,应透过提高访视频率、加强邻里等方式,且应知悉其最常与其联络的联络人,并邀请一起上课,共同建立保护因子,至于是否要建立出养前安置流程,她认为,政府应先盘点安置量能,再行修改相关法令。
也有学者认为,机构内的社工是在层层督导下执行业务,憾事发生与机构内部管理也有关系,包括遴聘保母等机制,不宜只怪罪第一线的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