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溝通這樣最有效!丁菱娟:不要質疑孩子,表示接納與理解更重要

公关教母丁菱娟认为,永远不要用任何有质疑的对话和孩子沟通,不要置入自己先入为主的观念,保持着开放的语言,并表示好奇、接纳及理解的态度。 示意图/freepik

孩子处于叛逆期,怎么沟通最好?

保持开放的态度,不要有任何不以为然或不屑的表情、语言。

很多父母亲对于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子女头痛万分,甚至不知该如何跟他们沟通,经常话不投机半句多。所以朋友们经常戏称当叛逆期的子女遇到更年期的父母,那真的是灾难一场。我自己的经验也是如此,对于青少年子女们所做的任何事情,父母若是好奇,最好以有兴趣的心态去询问,不要有任何不以为然或不屑的表情、语言,否则容易惹来崩坏式的对谈,如下:

母亲:「你整天花那么多时间在电脑前,到底在做什么?」

孩子:「反正我说了妳也不懂。」

母亲:「你说说看啊!」

孩子:「我在做AI生成的绘图。」

母亲:「所以是你画的吗?」

孩子:「是我下指令叫AI画的。」

母亲:「既然是你叫AI画的,那干嘛花那么多时间在电脑前?」

孩子:「算了,不跟妳说了。」

这样的对话肯定会以恼怒收场,因为母亲已经预设立场,就是觉得孩子花太多时间在电脑前,可能她心里希望孩子能休息,是想表达关心,但最后从嘴巴吐出来的话在孩子耳里,听起来就是质疑,我们一定要记住,对于青少年要避免用质疑或攻击性的对话,这样很容易激起他们的反感和防卫心,自然不想再对话下去。

亲子沟通有效对话方式,避免纷争

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对话:

母亲:「你花这么多时间在电脑前,是在做什么作业或作品?」

孩子:「反正我说了妳也不懂。」

母亲:「你说说看呀,我也很好奇。」

孩子:「我在做AI生成的绘图。」

母亲:「哦,听起来好像很酷,我可以看看吗?」

孩子:「好吧,我给妳看一个作品,妳觉得这个画得如何?」

母亲:「哇,画得这么精致,那这要花多少时间啊?」

孩子:「其实很快,只要讲几个指令,AI就会帮我完成几个作品,然后我再来选择和修改。」

母亲:「现在AI这么厉害啊,原来你对绘画这么有想法。」

孩子:「未来我想要从事设计相关的工作……。」

在这样的对话当中,你是否觉得母亲和孩子之间,是一种相互理解和交流的过程,母亲透过对话,试图想多了解孩子,但是她用一种开放、好奇、不设限的语言与孩子沟通,建立信任的关系及共同的话题,如此一来,孩子不会感受到有任何压迫,反而很愿意敞开心胸告诉母亲他不懂的地方,而且母亲也以一种愿意学习的心情来请教子女,孩子当然愿意展开沟通。

最难得的是,母亲还引发出孩子透露未来有兴趣的工作方向,这就是面对青少年时的正确沟通心态。相反地,如果这时候母亲马上说「这样的工作未来可能很难赚钱」,那就完了,孩子的防备心也会马上筑起,断了持续沟通的可能性。

不用质疑方式和孩子沟通,用开放的语言增加理解感

所以请记得,永远不要用任何有质疑的对话和孩子沟通,不要置入自己先入为主的观念,永远保持着开放的语言,表示好奇、接纳及理解的态度,这样孩子才有机会持续与你对话,而我们也才有机会更了解孩子。

《丁菱娟的成熟大人的说话课:如何说,才能得体又不伤人?反击时,如何坚定又有力量?任何情境都可用的38个沟通之道》。 图/联经出版

本文摘自《丁菱娟的成熟大人的说话课:如何说,才能得体又不伤人?反击时,如何坚定又有力量?任何情境都可用的38个沟通之道》,2024/02/01联经出版

│更多精选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