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名人堂】丁名慶/有時我簡單問問,你隨意作答,也很好

还编杂志的时期,在企画某些专辑时,偶尔有失算的情况(比如说有些邀稿开了天窗,或是没能完成预约的篇幅),导致版面意外临时空出来,或觉得版面有点单调,希望增添层次变化。这时候就可能开启一个紧急提问模式,由编辑部依据专辑主题提出一到三个简单问句,请作家「救火」,在几天内简略回复几个字或一两句话,再由编辑进行汇整。这些快问快答,多半透过脸书私讯进行,以期传达非正式的特性;理想的互动状况,则如某位作家回讯说正在吃关东煮一边看提问,吃完时也就作答完毕了。

但这一招可无法常用(并不是因为不知道作家们什么时候会去吃关东煮)。毕竟花费心力琢磨的作品该是刊物主体。再说时间赶,尽管对方不在意,还是相当不礼貌;加上获得的文字篇幅太短,人数多,都增添核算稿费的难度,只能用新刊聊作报答──免费是不行的,因为受邀者们是有产出的--再说对营利事业体而言,新刊仍是有其限度的成本。

另外,为了降低沟通成本,常优先动员比较熟悉的作家(只是需要注意读者会不会觉得某些名字出现太频繁了),成功机率高,品质、作答方向,大概都在预料范围内。不过有时会试着向一些平常难得邀到稿子的作家问问,多少能有惊喜收获。原则上,也会尽量兼顾作家代表的世代、关注方向或书写路线。

由于篇幅短,且多半临时,所以我会跟作者们说,没想法就不勉强,跳过某些题目OK,没回复更加OK,打声招呼就好。或许因为没有截稿压力加上只需要被动自由作答,反而回复率意外的高,有时候答案篇幅超出预期,甚至需要特别腾出版面来安排。只不过,杠龟也是有的,碰上个性严谨的作者,来回沟通的讯息字数很可能直逼一篇短文,也有的觉得比写文章更困难,或认为可取代性高而婉拒。

收集来的作答,通常不按作答者姓名笔画或回复时间,而是由编辑在详读后,依据各则作答内容的关联程度,设定篇次顺序,以建立阅读的「呼吸」。也有时候,作家们作答太精采或超展开,我也可能回头修改提问的写法,让问与答看起来「成套」,仿佛一开始就是专辑架构不可或缺的一块。再后来,议题性质比较高的企画,有时就真的在最开始就把答问栏位先设计进去。

不过杂志还有必须推陈出新的自我要求,除了注意这个非固定模式的使用间隔,每次作法我也尽量做一点变化,像是将受邀者分组,两两成对互相提问,或请作家指定作答对象等等。更常改变的是题型或需求,比如请作家提供一个手写字,或一句不须交代上下文脉络的诗句(让读者自行组合)。有时候是个新年愿望,或给特定对象的留言或祝福。

有些参与作家回馈,拿到新刊当下,比起自己的或感兴趣的文章,总是会先看这些问答,对此我满怀感激。而我们更期待的影响是,在出刊后,读者也能发展自己的作答,如果因而引发对于我们关注的议题多点好奇和兴趣,就太棒了。

而更大的启发或许是,在今天,杂志规画执行一个专辑乃至整本刊物,获得的讨论程度,比起完整、不那么「杂」的作品(有书评或影评),老实说真的相对稀罕、零碎得很;但讨论的方式与契机,总是有可能自行创造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