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名人堂】騷夏/落地
上台说话一直是我的罩门,公开活动的前一天,我总是噩梦,梦的内容大多是前往演讲路上的各种交通事故:班次误点、车子坏掉、被狗追……有一个印象特别深刻的,是走路走到桥断掉,梦里的我狼狈游泳上岸,可是衣裤鞋袜都湿掉了,我在梦里掩面,那等等怎么上台?或是一直在高楼层奔跑,要跑到演讲的教室,跑不到,无法落地。翻来覆去天就亮了。
写作从个人变成公开,对我来说,一直都有切换镜头的问题。看起来只是把个人电脑变成投影,但怎样把抽象的创作,讲得不那么「天人感应」,是我一直在摸索的事。
「文学引路」课程组成的学员,一半明眼人一半视障生,所以课前助教曾提醒,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看到投影片,需要提前寄出纯文字讲纲,并且希望讲课节奏比平常再放慢一些些。本来说话就很慢的我,收到这样的需求,首先是松一口气,再来是思考若不依赖投影片,该怎么准备我的上课内容呢?后来想想,我没有做太大的调整,因为作品对我来说,就是写作者个人生命经验的回放,能「往心里看」应该比看课堂上老师写了什么还要重要。
那么,写作的初学者,要怎样把发生过的事件「调阅」出来呢?这大抵就是我谈创作的主旋律了。我脑中的「档案室」应该是没有归类乱七八糟,不过没有关系,要用的东西找得到就好。
我很喜欢举空间当作例子:你从哪里来?你今天怎么来?上完课要去哪里?你的人生想去哪里?空间可以是一个区域、一间房子,甚至是一张餐桌,可以从餐桌的小事谈起,吃了什么?为什么好吃?餐桌一定有一起吃饭的记忆,和谁吃?谁爱吃什么?从此就可以贯串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就会有过年的回忆,你家怎么过年?我家又怎么过年?用空间切入便能写出时间和人间。
空间也可以谈搬迁的故事,或是你家人迁移的故事,你现在住的房子,在你还没居住之前是什么样子呢?你为什么会搬来了,你想过你会搬走吗?
我也会请学员们一起站起来,松松久坐的筋骨,身体也是一个空间,或许可以谈谈身上疤痕的故事?我一定会提到我脸上的青春痘疤,那时吃了或敷了什么奇怪的偏方,延伸去想还记得自己十七岁时的样子吗?可以形容一下是怎么样的年轻人吗?当时有没有哪位偶像/哪一首歌/哪一部电影或政治新闻事件是你的重要标记?
谈我之所以为我,谈我从何来、我从何去,专注自己便能觉得被爱,有一种被接住的感觉,这也是我喜欢写作的原因,像是一种安心的落地。如果这样的分享,别人也喜欢,那就太好了,我也是被接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