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第十辑解开尘封:天文史、科技史价值不可估量
“‘清华简’第十辑内容涉及天文、历法、自然等诸多方面,对了解先秦时代社会思想文化带来新的认识,其天文史、科技史价值不可估量。”11月20日,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成果发布会上,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据介绍,“清华简”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此次发布的五种八篇竹书,都是前所未见的佚文。之前整理报告已顺利出版九辑。而这次发布的第十辑内容超乎寻常的艰涩难懂,为此,整个整理研究团队付出极大努力。
本次发布的“清华简”中最重要的是《四告》,为50支简的一卷竹书,抄写了内容相关但又相互独立的四篇文献,分别是周公旦、周公之子伯禽、周穆王满、召伯虎的告辞。其余四篇中,《四时》《司岁》与《行称》三篇是数术类文献;《病方》是方技类文献。
值得一提的是,《四时》篇共43简,详细列举每月一、四、七、十、十四、十七、二十、二十四、二十七日的星象和云、雨、风等物候,并将一年分作三十七时,其中星象术语又多分为青、玄、白、赤四种,分别对应四象东方青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其星象术语自成体系,与文献记载的星象术语迥异,提供了一个战国时期的全新的星象系统,有待于天文史学家进一步解读和发掘。
据介绍,《司岁》篇共15简,是目前所见最早记载太岁十二岁名的文献,可与《尔雅》《史记・天官书》、孔家坡汉简《日书》等文献相比照。《行称》记一月“六称”的具体日期、利弊和成效,所记称行之事均属政事,是目前所知首篇专述一月内政事宜忌的先秦时令类文献。《病方》残存33字,记载病方3种,是迄今所见抄成年代最早的方技类文献。
黄德宽表示,目前“清华简”整理工作完成三分之二,已进入最后攻坚阶段,将以每年一册的进度出版,早日将其向社会与学界公布。(记者 华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