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变局》多极世界来临 台湾的风险与挑战
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副董事长、东南亚影响力联盟理事长、蓝涛亚洲总裁黄齐元。
现今影响全球经贸的关键就是地缘政治 ,而美国扮演极其关键的角色。而全球地缘政治的核心是围绕着半导体产业,以前石油是武器,现在半导体是武器,而半导体跟很多产业都息息相关,所以地缘政治是牵涉到我们每一个人 ,而台湾是全球高阶晶片主要的生产地,美国视半导体为美国利益的核心,利用半导体箝制中国,也推动本土制造,要把半导体制造搬回美国。
因此,过去的全球化现在面临一个拐点,大家都在反全球化、去全球化,也导致国际贸易及供应链更加碎片化,台积电张忠谋创办人说:全球化已死。未来全球制造业将无法有效资源配置,生产效率大减,国家安全比降低成本重要。
过去20年来,有六次重要典范转移,911事件让恐怖主义擡头,世界不再安全;金融海啸,2008年衍生性金融商品导致的风暴,改变金融业;AlphaGo打败韩国南韩棋王,第一次的AI崛起;2018年中美贸易大战,美中进入敌对状态;新冠疫情重创全球经济;气候变迁,全球暖化加速带来很多挑战,是过去没有的问题。
现在最重要的典范转移,就是ChatGPT,第二次的AI,未来可能取代google,会淘汰很多工作,企业还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这些典范的移转,让企业必须不断调整经营的中心,否则不足以应付外在的挑战。
中国的崛起,美中对抗,世界从G20进入一个G2的格局,但是真的是G2吗?金砖国家,刚刚结束喀山会议,金砖原来是五国,现在九国,变成一个大金砖; 俄乌战争爆发,影响了欧洲的经济,也改变了欧洲的格局;以哈战争引爆中东危机,让美国把注意力从乌克兰转向中东,国际上不同的国家或区域,纷纷抢自己的独立性与发言权。
菲律宾与中国在南海岛礁主权争议再度升温,现任菲律宾总统走亲美路线,美国与中国在这里有明显的角力;越南采竹子外交,美中都极力拉拢,美越关系提升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昔日宿敌成为战略伙伴;我们也看到了柬埔寨与中国合作,开发德崇扶南运河,未来可以减少对越南港口的依赖,是中国一带一路的一部分,也都是在地缘政治下的美中对抗。
刚当选日本首相的石破茂提倡「亚洲北约」,过去日本积极加入日美印澳的四方安全对话,石破茂应该会结合已有的外交和安全协议,持续强化与美国的同盟关系。所以你可以说欧洲也是一个极,中东也是,还有很多其他的国家、区域联盟都也在崛起, 这是一个多极的世界,这样的全球多极格局是政府及企业要积极去面对的课题。
疫情期间,全球供应链已经经历了一次非「战争」所带来的断链风险。现在有更多的事件正在继续挑战全球供应链,首先最近美东港口工人罢工,虽然只有三天,但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美国苏利文提出「新华盛顿共识」则改写供应链的规则,以前的华盛顿共识是全球化,但新华盛顿共识,是去全球化、政府干预,强调政府角色与国家安全,而不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更进一步透过财政补贴引导产业政策,吸引制造业回流美国,减少对中国依赖。所以,新的供应链规则会导致全球经济趋向阵营化,进一步加剧地缘政治的冲突。
这是科技的霸权的时代,美国推动全球科技的民族主义,视半导体为美国利益,一定要围堵中国,甚至打倒中国。美国完全是科技霸权国家,他可以叫台积电把客户资料交出来、要求荷兰ASML设备不准销售给中国,我们就看到全球供应链开始重组,从断链、多链,发展到短链,透过手机就要完成交易,最后是因应气候变迁的的绿链。
未来在这种情况之下,企业一定要有双平台,中美供应链已经发展成脱钩趋势,制造业开始向进东南亚及美国附近移动,台商要建立不同的平台,必须到海外复制台湾经验,利用跨国并购切入新技术、新市场、新客户。
保护主义下的新的供应链生产型态,不但要分散体系、系统整合,要软硬结合、要跨界,还要兼顾绿色韧性、结合AI智慧加值,这是台湾企业新挑战。以前大家讲中国加一、台湾加一,现在叫做Asia X Greater China 就是亚洲不要中国、不要台湾,中台以外的这个地方,包括:日本、东南亚及印度。
美国主导的供应链重组下,为什么这几年在特定产业中国会那么强大?因为未来是生态系与生态系的竞争 ,建立生态系需要跨产业、跨学界、跨部会整合,美国、台湾都没有办法跟上, 因为整合需要各个单位去协调,中国是一个专制体制国家,能够很快做很多的决定,民主国家没有办法在很短时间内达成。
中国大陆在习近平大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后,在很多的地方都建立完整生态系,包括:电动车、太阳能、风电、智慧手机、锂电池....等,竞争力都是领先全球。目前中国经济虽然呈现停滞,过去的高成长可能看不到,但是积极发展的新三样很强,电动车渗透率超过50%。全世界重要的汽车公司,美国通用、德国双B 、日本汽车公司,每一家的财报都惨不忍睹,就是因为中国汽车业太强了,老牌汽车公司难以招架。
东协在美中对峙后变得更重要,越南是东南亚供应链很重要的枢纽,中国供应链一部分就是移往越南;台湾政府最近很重视菲律宾,菲律宾很积极吸引台商过去投资,印度曾经吸引像鸿海这样的高科技公司过去设厂,但最近苹果希望鸿海回到郑州去,为什么?因为印度的效率太差,没法跟中国比。
友岸外包及近岸外包的推动下,墨西哥变成美国很重要的伙伴,中国企业也跑到墨西哥去,美国说洗产地无法避开关税,总之,墨西哥、越南,甚至泰国在全球供应链,逐渐取代中国,成为美国重要贸易伙伴。
过去台湾大家讲避战,赖政府上台后,常讲备战、应战,甚至引战。电视剧《零日攻击》也是传递这样的讯息, 这样的战争态度是否合适?对台湾的好吗?经济层面,台湾有五缺,政府把核电停掉注定要缺电,再生能源开发也不顺利,否则经济部长就不会提到菲律宾去种电。台积电积极布局日本,这对台湾是件好事吗 ?日本一直想要把所有台湾在半导体的这个功力吸过去。
除了核能问题, 少子化及超高龄社会是很大的问题,长期台湾需要引进外国人才。现在台湾的传产不振,服务业也一塌糊涂,只有电子业还不错,半导体、AI一支独秀,观光产业原来喊1000万人,现在只有750万人,因为到日本去,比来台湾便宜又好玩。
既有产业面临很多、很大的挑战,未来要怎么布局?经济部长提出境外关内,构想是讲得很好,在海外,台商经常是孤儿,在没有外交关系的地方,境外怎么成为关内?在别人的土地上要设立工业区,就要用供应链的概念,台湾一些有潜力的产业 ,若能与当地有影响力的产业合作,或许有机会。若能突破,我相信企业自己一定会去做,当然政府能有所协助不是坏事。
台商未来发展几个趋势,第一个,积极进行海外的并购,带动成长,但人才与管理是挑战,第二个整个供应链重组,美中加速脱钩,但不能只依赖美国,全球南方及东南亚很重要,透过合资或合作来组件供应链;第三个就是再全球化;第四软硬整合,AI会带动软体,整合才能创造价值;第五建立第二、第三成长曲线,市场分工会变细,要重新分工;第六,训练人才,企业要重新的学习,引进国际人才,特别是整合型、领袖型人才;第七,AI要赋能,企业要从代工转型成解决方案提供;第八低碳的转型,台湾能源政策错误,CBAM即将上路,某些产业的供应链可能面临外移或消失。
我自己是台湾并购与私募股权协会的创会理事长,台湾的企业未来要积极的走出去并购,掌握跨领域、跨地域的机会,走到你原本产业以外;再来跨世代,就走到AI里面的这个世代,台湾是AI中心,基础建设有利基,但未来应朝不同的应用面发展,如:智慧医疗、智慧制造,把成功模式往海外输出。台商要延伸自己的价值链,建议要切割一个海外平台,在台湾以外再复制一个平台 ,新加坡是很好的选择, 新加坡在地缘政治下,相对比较中立,有好的国际执行的团队,台湾没有这样子的人。
企业经营四个纬度,高度、深度、广度、速度,台湾只有深度做得很好,高度看得不够高,广度不够国际化,速度比不上中国大陆。陆企在全世界一直被美国围堵,去东南亚、去墨西哥都会被刁难,陆企就一直换、一直跑,台商在海外很难跟这样的陆企去竞争。最后强调,AI会彻底的改变未来,中小企业要怎么样去改变? 跟对的伙伴合作就很重要,过去第一辈的企业家已经老了,二代接班不一定能够像父辈那么的顺利, 未来透过策略联盟形成生态系,或许带来新的突破。
Q:现在ESG是显学,但过去250年来污染地球的是谁?欧美国家把制造业移转到开发中国家,造成污染,现在要对他们实施碳税,这是新式帝国主义,我们该如何因应?
黄齐元:现在欧洲供应链正面临衰退,但CBAM是欧盟制定的,他变成一个规则制定者,未来中国大陆会提出它的CCER,美国也在订,美国是老大,会影响到将来的供应链游戏规则,它的规定要注意,碳排管理会影响整个供应链。
中国大陆是全世界最大的绿能生产地,它的成本是最低。不管是电动车、绿能、风电...,他都走在前面。地缘政治上全球是跟中国大陆竞争,但在净零碳排要谢谢中国,绿能对排碳是有正贡献的。
未来,台湾企业在要努力推动减排,若不改善,会开始掉单,或者被迫退出市场。即使将供应链外移,也逃不掉,要看最终产品卖到哪里?若被视为碳泄漏,还是会课碳税。
Q:川普已当选,「美国再次伟大」,对台湾的警示与提醒?
黄齐元:台湾的未来并非自己所能掌握,命运主要决定在中美两大国手里。未来谈判的重点,在于台湾要「放弃」什么?台湾应从交易以及筹码的角度,认真思考未来情境。台湾希望维持现状,若在谈判时什么都不放弃,是不现实的;期待美国为台出兵与中国作战,那是梦想。川普的态度很明白,美国不会出兵保卫台湾,顶多经济制裁中国大陆。川普希望全世界的战火都能透过调停结束,这样他才可以全力冲刺经济,让美国再次伟大。
注:本研讨会由余纪忠文教基金会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