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论》多变的全球,待变的台湾

主计总处、央行都预估今年的经济成长率可以突破3%,但其实挑战比想像更大,随着新政府即将在520上任,无论是山雨欲来的两岸互动,甚至是近年发展相对顺畅的台美关系,都充满着难以预测的变局。图/本报资料照片

大年初七,当大家还沈浸在春节假期之际,美国公布的1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升幅数据比预期来得高,这让投资人忧虑通膨可能再度弹升,美股也跟着应声下挫。无独有偶,2月21日的元宵前夕,市场瞩目的联准会(Fed)货币政策会议纪录出炉,显示Fed官员果然开始忧心降息步调过快的风险,金融市场不确定因素再次回归。到了2月29日,备受Fed决策重视的1月个人消费支出(PCE)指数揭晓,涨幅却又符合预期,令市场小松一口气。

现在的问题是通货膨胀到底被驯服了没有?看来这个问题必将困扰着债券市场并左右着全球经济的前景。身在台湾的我们又应该抱持什么样的心情,面对2024年的全球政经变化?

记忆犹新,去年岁末,在Fed几乎宣布战胜美国物价的急速上涨之后,债券殖利率因降息预期而一度暴跌,但今天看来,这个预想真的为时过早。过去三个月,核心消费者物价(CPI)年增率4%,已经高于去年第四季的2.6%。PPI涨幅则是超乎预期,长期债券的殖利率甚至仍然居高不下。

想了解正在发生的实际情况,这次必须从需求模式下手。没错,疫情爆发导致的封控和纾困救济,在当时刺激了商品需求,导致了供应链不堪重负。但今天,供应链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通货膨胀因子,现在问题的根源在于全球服务价格的上涨,另外就是缺工加上对政经前景的局促不安,导致全球需求疲软,欧洲失业率虽然较低,但经济成长明显趋弱。英国早在2023年底就陷入了衰退。中国的经济则不但低迷依旧,物价还在不断下跌。日本的利率仍低于零,但通货膨胀如果卷土重来,日本央行就有可能展开升息。

如果深具破坏性的第二波通货膨胀果真阴魂不散,全球货币政策非常可能展开分化,Fed维持高利率,其他富裕国家则削减利率试图重振成长。这将推升美元价值,让许多难以借入美元的新兴经济体备感压力。美国降息一旦变卦,华尔街马上祸福难料,因为股市根本没有对货币紧缩采取避险,美国中小型银行也还没摆脱高利率对资产负债表的威胁。通货膨胀也许不像一年前那么可怕,但这个世界也尚未成功摆脱风险。

其中,最大的风险当然是宏观因素。从金发女孩转向20世纪70年代停滞性通货膨胀的风险确实存在,当时的地缘政治发展和今天乍看之下极其类似:东南亚(越南)代理人战争方兴未艾、中东地区紧张局势骤升、石油禁运导致了能源危机、航运中断和赤字的不停增加,以上种种一下子拖累了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

今天的全球局势除了东欧、中东甚至南海,都有可能爆发冲突,更不要说今年还是一个选举大年。西方的赤字根本就不可持续,而中国却正为了摆脱通货紧缩而努力挣扎。当然,最大的风险就是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这将对全球经济影响巨大。总而言之,整个趋势稍不留意就可能演变成1980年代至2000年代的倒退,当时的西方幸而有着全球化红利带来的正循环,但现在的世界面对的却是风起云涌的民族保守主义崛起。

拉回台湾,台湾去年经济成长率来到1.4%,这是14年来的最低,各方莫不将希望寄托在今年,主计总处、央行都预估今年的经济成长率可以突破3%,但其实挑战比想像更大,随着新政府即将在520上任,无论是山雨欲来的两岸互动,甚至是近年发展相对顺畅的台美关系,都充满着难以预测的变局:

首先,全球化已经一去不复返,台美「21世纪贸易倡议」在2023年6月签订第一阶段协议后,谈判进度明显延宕,至今也仅在去年8月进行了一次实体会议,谈判速度减缓已经是既成事实。新政府能不能维系台美谈判动能,或是善用谈判空档盘点整顿,最需要的就是聪明的外交斡旋智慧。

除此之外,新政府更大的挑战在于年底美国大选后谁将入主白宫?川普执政的特立独行,新政府又准备怎么掌握川普执政的喜好与风格?

最后,要注意的是,不同于前两任总统,赖清德上任将面临着「双少」,也就是得票率不到50%,执政党立院席次未过半。赖清德的挑战欲小不易,而产业界面对诡谲多变的全球政经变化,更需要赖政府尽快端出一份掷地有声的拚经济政策。

平心而论,两个多月后上任的赖政府其实时间有限,财经幕僚咨询圈应广纳贤才,努力听取不同的产业领袖建言,才能让新政府上台后的财经政策更接地气;新内阁除了落实赖清德的「民主大联盟」政见,也应有「拚经济大联盟」的特色,才能让赖政府上任拚经济的第一步走得踏实,并让国人打从心底感觉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