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碳抵换 台企拚晋十强
由于台湾每年约有300万至400万吨的碳权需求,碳交所预估二~三年内,台湾企业可望登上国际碳抵换的前十名排行。图/本报资料照片
台湾排碳及碳抵换情形
攸关企业营运成本的碳费费率将在3月出炉,让碳权交易也跟着发热,除第二批碳权商品3月将上架外。碳交所表示,台湾每年约有300万至400万吨的碳权需求,预估二~三年内,台湾企业可望登上国际碳抵换的前十名排行。
欧盟碳关税「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去年10月试行,紧接着美国版的碳关税「清洁竞争法案」(CCA)也将在2024年通过;台湾碳交所在去年12月启动首批碳交易,环境部也将在今年第一季拍板碳费征收费率,各行各业企业的绿色需求愈来愈强烈,自愿碳抵换成为主要减碳管道。
台湾是制造大国、年碳排量达到2.7亿吨,扣除台电、中钢等能源及传统制造业,多为半导体、电子业等外销导向产业,但目前「全球最大的碳抵换排名」中,前十买家都还没有看到台湾企业的身影。第一名的波音公司抵换的数量约落在100多万吨,第二名是德国能源供应商ENTEGA,不及60万吨。
碳交所总经理田建中表示,台湾每年都将会有300万至400万吨的碳权需求,碳交所将持续推动碳权交易,预估台湾企业在未来二至三年内,可跻身国际碳抵换前十名。
田建中指出,只要一项商品有碳中和的需求,需求就会一直持续存在,未来全台的碳权交易量将持续成长,不会只是单年度的需求。
另外,台湾的绿电尚处于发展阶段,价格偏高,以目前绿电凭证的价格来衡量,减一吨的碳,成本花费高达160至170美元,全球再生能源倡议RE100倡议对台湾企业来说负担沉重。田建中认为,现阶段企业应审慎规划自身减碳路径,朝较易执行的相关永续标准进行。
企业可参考ISO14068-1碳中和标准,在迈向碳中和的进程中,采用碳权抵换的方式作为减碳计划的缓冲,提升碳中和目标的可达成性。相较于购买绿电,碳权负担也确实较为轻松。
目前也有科技大厂不惜砸下重金研发碳捕捉的减碳技术,特意购买每吨高达100至200美元的科技除碳商品,目的是要达到自身制程减碳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