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第一本宝宝脸谱书 儿科医师让诊间充满笑声

陈宥达带领团队,今年推出全台第一本医师出版的脸谱书《宝宝的脸》,有望成为诊间评估幼儿发展的工具。(图/陈德信)

阅读除了是良好兴趣,放到儿科诊间,竟也有意想不到的神奇作用,透过观察幼儿与书的互动,成为医师和小孩之间有温度的另类处方。

诊疗室内,3岁的小诺(化名)开心地到处跑跳,见到镜头大方比ya,一刻也停不下来。一旁廖妈妈不好意思地说,怕女儿没办法静下来看书。只见陈宥达医师拿出有各种幼儿表情的脸谱书,「这是什么?眼睛在哪里呀?」小诺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屁股挪到了垫子上。

「在这里!」小诺大笑,用小手指著书、再比着自己的眼睛,最后连原本担心的廖妈妈、陈宥达都加入了比手画脚。一本小小的童书,仿佛在诊疗室内施了魔法,打开大人和小孩的心房。

好奇一本脸谱书,怎能引起小朋友这么大的兴趣?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家医科住院医师、台湾展臂阅读协会理事长陈宥达说,幼儿成长中在建立自我的概念,对于人脸特别好奇,互动过程中更快拉近医师、家长与孩子间的距离。

这样类型的书籍,在美国发展蓬勃,但台湾仍十分缺乏。陈宥达带领团队,今年推出全台第一本医师出版的脸谱书《宝宝的脸》,有望成为诊间评估幼儿发展的工具。

幼儿出生到18个月之间,对人脸、表情最好奇,台湾展臂阅读协会募款制作全台第一本在地脸谱书《宝宝的脸》,发送给有兴趣的医疗院所使用。(图片来源/陈德信)

念书给孩子听助发展 美国儿科医师率先推动

事实上,利用童书,观察幼儿发展,同时促进亲子关系,在美国儿科诊间已行之多年。

1989年由儿科医师、儿童教育专家成立非营利组织Reach Out and Read(简称ROR),在波士顿市立医院(现为波士顿医学中心)推动「阅读为医嘱,童书为处方」。

童书摇身一变,成为医师评估儿童发展的听诊器;候诊室内书本的点缀吸引幼儿注意,不再哭丧着脸看医生,朗读的欢笑声取代了哭闹。

ROR创办人之一,美国波士顿大学儿科教授祖克曼(Barry Zuckerman)就深感童书在诊间的魅力。2019年初他受邀来台演讲,生动刻画30年前第一次在诊间拿出童书时,妈妈跟孩子的表情。

美国儿科权威祖克曼多年来指导住院医师如何用童书协助幼儿发展评估。(图片来源/陈宥达提供)

「那是个9个月的宝宝,被妈妈抱进诊间,我拿出了一本书,妈妈静静把它打开,宝宝也盯著书看,突然间,宝宝笑了,妈妈也笑了。」

祖克曼感动地说,这样的画面或许很正常,但在小儿科诊间,他很少看到笑容,孩子看到要打针就想逃跑,父母一样感觉不自在。而一本书,翻转了既往的医病关系,成为孩子喜欢、医生又能运用评估的法宝。

他和同事持续推广,至今全美已有5000个合作据点,每年服务450万名儿童,这让美国儿科医学会在2014年将「主动建议家长尽早念故事书给宝宝听」纳入儿童医疗照护政策。

美国儿科住院医师则将亲子共读列为重点训练项目,每位儿科专科医师执业时,都了解如何使用童书作为评估工具,并协助家长学习在家念书给孩子听。

透过书本互动 增加认知、社交与健康素养

祖克曼指出,儿童脑部每一秒就会产生100万个新的神经连结,透过外界刺激能让连结留下,连结愈多,脑部发展愈好,而这个过程在3岁之前会完成80%。

和孩子看书的对话互动,能够活化大脑左下额叶(Broca Area),父母跟孩子一来一往,次数愈多,愈有助于未来语言的表达和发展。

在3C产品充斥的年代,孩子很小就被限制亲子互动和沟通机会。数据显示,接受亲子共读的儿童,语言发展加速3~6个月,更直接减少孩子暴露在3C产品下。

童书也能让弱势家庭的父母、孩子养成共读习惯。研究发现,这能大大帮助孩子认知及语言发展,进入学校后,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同时阅读过程中的亲密感,可以稳定人格与社交发展。

幼时的阅读习惯,亦有助于成年后健康。祖克曼从社会医学的角度分析,预防疾病发生,愈早开始愈好,尤其是出生头几年。

研究发现,缺乏健康的阅读素养,对疾病知识、慢性病控制较差。透过阅读,从小建立好的认知能力,可提高成年的健康阅读素养,做出适当的健康决定。

观察孩子「玩书」 评估不同发展状态

另一方面,小儿科看诊有一定难度,因为宝宝还不懂得表达,只能透过医师精准观察,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看孩子「玩书」是很好的管道。今年31岁的陈宥达就曾实地飞往美国和祖克曼学习。

他在医院实习结束后,先到高雄那玛夏部落协助早疗儿童,试着念故事给小孩听时,孩子却跑光光,让他挫折又满腹疑问,因此踏上旅程。

在那里,他第一线与住院医师一起训练,了解到书如何化为医师的评估工具,原来每一个动作、引导都是学问。

陈宥达举例:2个月宝宝眼神对到喜欢的图片5、6秒就算成功;6个月的宝宝一拿到书,用手掌拍打、放到嘴里咬,都代表喜欢书籍,是很好训练肌肉的机会。

接着,透过揉塑胶书发出的声音,看小孩有没有转头,可以知道听力与脖子肌肉的发展是否正常。

1岁后,可以问问题来跟孩子互动,如问书本里的「狗狗在哪里?」孩子能用一根手指头指出来。进阶到1岁半到2岁时,字汇量开始增加,问「这个是什么?」让孩子回答。若说不出来,大人可以讲一次让孩子覆诵。

2到3岁时多用说话来协助日常生活。3岁后,问「发生什么事?」让孩子练习说故事,此时手的抓握力好,也可鼓励涂鸦。

祖克曼提醒,亲子共读不用太拘泥方式,关键是和孩子开心互动。(图片来源/陈德信)

若不清楚幼儿发展过程,有些家长会误以为,孩子拿到书没有坐直直地盯着看,或是咬书是破坏而非喜欢,需要专业人员协助建立观念。

他也提醒,孩子9个月大,对自己的名字没反应,15个月大对挥手说掰掰不会回应;或是到3岁,仍无法说出简单的句子,代表语言发展未跟上预期,需要介入理解原因。

「同一本书,给不同年龄的孩子看,应该有不一样的反应,」陈宥达说,医生正是桥梁,童书有如听诊器,医师能观察幼儿行为,家长也能从中学习。

推动童书评估发展 朗读欢笑取代诊间哭闹

近年来,亲子共读在台湾儿科诊间逐渐茁壮。台湾儿科医学会跟上美国脚步,2016年声明稿鼓励「尽早开始念故事给宝宝听」;国健署在母婴亲善医疗院所认定,已将亲子共读列入加分项目。

陈宥达说,如何将童书与现有评估工具结合,在有限门诊时间下,把推广亲子共读融入医疗照护中,还需要持续尝试。但美国多年经验发现,童书可以活络看诊时,医师与亲子之间的互动,增进家庭与医师间的紧密连结与就医满意度。

他认为,现阶段不急着从政策角度推动各儿科诊所采用,台湾展臂阅读协会借由举办医疗培训,给予有意愿推广的医疗人员支持,催生共读文化。过去一年已培训上千名医护人员,超过30所医疗据点执行,「打从心底认同理念,才能看见成效。」

这也跟祖克曼推动时不断强调的,方法都有,但建立一个温暖的医疗文化更为重要。期盼未来在医院诊间,有书的地方就有笑声,让儿童阅读,成为有温度的预防医学。

看到书就咬、拍打 医师:这是孩子爱书的表现!不同年龄亲子共读这样做

想开始亲子共读,可以怎么做?祖克曼提醒,不用太拘泥于方法,而是多跟孩子互动,也是「对话式共读」的精神。

陈宥达现场拿出一本绘本示范,「我不太会去看书上的文字,都是在跟孩子讲话,」一起讨论故事中的图片,眼神交流中让孩子发挥,「没有对错,就是看孩子的程度跟特质。」

有些被认定早疗迟缓的孩子,其实是因为后天刺激不足所导致,只要多互动,就能够明显改善。

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研究部主任曾颂惠说,孩子脑部的发育无法用电视、ipad来取代,临床发现需要早疗的孩子,家中共读习惯也较少,透过示范给家长看,学习引导孩子一起看书互动,「爱听故事是每个人的天性!」

6个月~1岁。(以上图片来源/陈德信摄影、卢亚屏制图)

1岁~1岁半。(以上图片来源/陈德信摄影、卢亚屏制图)

1岁半~2岁。(以上图片来源/陈德信摄影、卢亚屏制图)

2~3岁。(以上图片来源/陈德信摄影、卢亚屏制图)

3岁以上。(以上图片来源/陈德信摄影、卢亚屏制图)

资料来源:台湾展臂阅读协会理事长陈宥达

更多台湾推广资讯,请参考:

台湾展臂阅读协会

小树苗亲子共读

儿科医疗最美丽的风景:孩子、童书、和共读

花莲县新象社区交流协会

信谊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