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水、缺电 晶片的大难题

图/本报资料照片

各国发展半导体产业的主要问题

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升温、断链缺货忧虑难消,加上各国矢志提升产业的竞争力,未来数年,全球进入半导体业界大举投资扩厂的「大航海时代」。然而,包括缺电缺水、政治变动、环保争议与民怨反扑等干扰,也亦步亦趋的与庞大的投资计划一起到来,成为进行投资时首先要克服的问题。

晶片成为敲开人工智慧(AI)时代大门的敲门砖,全球掀起半导体建设热潮之际,相关问题也一一浮现,且各国面临的问题五花八门、未必相同,难以驾驭是这些问题的共同点。

即使在台湾被奉为护国神山的台积电,去年10月,也曾因土地征收问题引发居民不满,而宣布放弃桃园龙潭建厂案,这是这家企业自1987年成立以来,首次在台湾寻觅建厂土地受挫,消息传来,震动各界。以半导体为主的台湾产业长年面临的「五缺难题」(按:缺水、缺电、缺地、缺工、缺人才),也因此案被放大检视。

能源供应 台湾扩厂束缚

随着制程技术不断提升与业界加速建厂,6月初卸下台积电董事长职位的刘德音,今年内多次针对能源缺乏表达了他的忧虑,甚至说出「政府认为电是够的,我们只能相信」的说法,呼吁政府重新检视能源政策。

支撑半导体发展的基础建设不足,同样是越南面临的难题。越南政府将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纳入30至50年的国家发展重点计划,并以吸引美韩日欧等国半导体巨头投资,为主要的目标。但据北越地区的台商透露,当地政府虽然雄心壮志,观察现状却很像早年的中国大陆,交通、供电不足,限电时有所闻,为防万一企业都得自备发电机,造成经营成本的上升。

一向被台湾视为主要竞争对手的韩国,为了打赢晶片战,提出「K-半导体战略」,并大手笔在京畿道龙仁市建设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聚落。

只是,此举却不被自家人看好。韩国檀国大学政治外交系教授金珍镐提出三点理由,直言「K-半导体战略是空的」。第一,当美国、日本以补贴方式支援自家半导体企业时,韩国却囿于「不能把钱直接用来补贴企业。」

其次,打赢晶片战争需要有完整的供应链,但三星、SK海力士等韩企长期以来的策略,都是「所有的东西都要自己生产、自己用」。

用水、供电同样困扰韩企。最近五年,韩国每到夏季都会濒临发布「能源紧急状态令」,尽管韩国政府决定在2038年前,建造三座核电厂和一座小型模组化反应器(SMR),但专家指出,选址成为最大的难题,因为「人人都想要有充足的电,但谁都不想要电厂盖在自己家附近」。

官民对立 韩国发展隐患

连政治及民意反对也都是问题。韩国朝野虽有共识,要支援自家半导体产业,但在野党对财阀怀有敌意,认为可以援助企业,但对象不能是财阀。社会上则长年充斥着「大企业不应该得到好处」的强烈观念。

今年5月,韩国副总理崔相穆召集三星、SK海力士等半导体业人士开会,多数企业表达「韩国也需要像美国、日本,对台积电『直接补贴』」的建议,但崔相穆坚决表示,韩国不会、也不应该直接补贴,理由是,一来违背民意,二来国会反对。

至于日本的情况,更像是在跟时间赛跑。相较于困扰台越韩的「五缺」问题,日本着重在如何尽快完成国家发展大计,同一时间里,也要抚平过程中其他行业的损失,与化解民众的疑虑。

配套迷航 日本呈现阵痛

九州经济连合会会长仓富纯男以台积电熊本厂(JASM)为例说,「问题当然有,日本政府与产业界会用努力与诚意去解决」。譬如供电问题,九州具有再生能源基础与研发实力,九州电力公司会设法从全九州调度确保供电;水资源方面,熊本拥有优质地下水;他坦言交通上短期内难免出现阵痛期,但目前全九州的陆海空交通、仓储物流,正在重新调动建设。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这场新世代科技产业的逐鹿战,老牌半导体强国设法巩固其江湖地位,新兴国家则怀着「彼可取而代之」的企图心,而各国在发展中都面对重重难关。

也因此,除了专业技术之外,谁能更有效率、更精准的解决问题,就能最快的达到战略目标、抢占先机,掌握在这场科技战中胜出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