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3个月不治疗 肠癌死亡率爆增3倍

艺人猪哥亮日前因大肠癌离世,原因之一是他在确诊后未及时就医,也唤醒社会对大肠癌检查、治疗的警觉。根据卫福部国健署2014年癌症登记资料,确诊大肠癌后3个月内、未接受正规治疗者,一年内死亡率达47%,及时就医者则为较低的13%,几乎相差3倍。

大肠癌多发生在50岁以后,国健署现提供50~74岁的民众,每2年免费一次「定量免疫法」的粪便潜血检查,根据2015年统计,符合资格民众的筛检率为42%,每23人便有1人遭筛出有癌前病变或癌症。国健署癌症防治组科长周燕玉说,粪便潜血的检查敏感度达8成,但应肠癌属于间歇性出血,民众仍应每2年定期检查来确保健康。

周燕玉说,若粪便潜血呈阳性,则可接受健保给付来做大肠镜检查,当中约有一半机率是癌症或息肉,大肠息肉务必立刻切除、避免恶化成癌症,若已罹患癌症,更应立刻接受治疗。

根据美国癌症研究机构资料显示,大肠癌是最可预防类型的癌症之一,半数大肠癌是可透过调整饮食习惯、运动与避免肥胖来达到预防目的。国健署指,饮食应远离香肠、腊肉、培根等加工肉品,和猪、羊、牛等红肉,改吃鱼肉、瘦鸡肉等白肉,饮食内容多蔬菜、烹调少用高温油炸和烧烤,维持运动、避免肥胖,均能有效远离大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