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慢竟被诊出「心脏癌症」 未治疗者 5年存活率比大肠癌低

肺动脉高压又称心脏癌症,未治疗5年存活率大肠癌低,走路过慢而喘是征兆之一。(示意图/Pixabay)

运动对于林小姐来说,几乎是天方夜谭,从青少年时,走路、爬楼梯会喘,平常容易咳嗽,25岁那年确诊硬皮症合并肺部纤维化,接受治疗,但效果不佳,10年前咳嗽晕倒,送医后接受右心导管检查,才发现并发肺动脉高压。

因呼吸困难,必须使用氧气管、在家休养,而因为氧气管最长仅6米,林小姐笑称自己是「6米女孩」。目前林小姐稳定治疗,回想起过去自己过马路时,走太慢而被按喇叭、遭白眼,当时以为腿短、年纪大了,确诊为肺动脉高压后,才知走路慢为症状之一。

台北荣总过敏免疫风湿科主任暨风湿病基金会台湾抗风湿病联盟执行长蔡长祐指出,全身性红斑狼疮、硬皮症、类风湿关节炎、或其他结缔组织疾病自体免疫疾病患者均属于肺动脉高压的高风险族群

自体免疫系统问题,免疫细胞会聚集并攻击血管周遭,造成血管发炎、变硬、血管壁增厚,血管变窄,此时心脏必须花更大的力气才能输送血液,长期下来,就形成肺动脉高压。

一旦肺部血液供给不足,患者常因缺氧而呼吸急促、疲倦,并容易咳嗽,有时还因微血管破裂而导致咳出血来。部分患者脚部血液难流回而造成水肿,有人则是运动时,肺压上升过度而造成活动性的晕厥。

蔡长祐指出,肺动脉高压的主要症状为喘、咳、疲惫、走路偏慢等,许多患者年纪较大,以为这是身体退化所致,并未留意,等病情严重就医时,均已到了中晚期。

「肺动脉高压有心脏癌症之称」蔡长祐说,若此疾病持续恶化,患者5年存活率比乳癌、大肠癌还要低,当压力越来越高,心脏负荷就会更重,造成右心室肥大、衰竭,甚至死亡。

北荣心脏内科主治医师宋思贤指出,免疫疾病患者如果出现「喘、咳、血、肿、晕」等5大症状,务必与风湿免疫科医师讨论,转介至心脏科做进一步检查,利用心电图、心脏超音波X光片等检视是否右心肥厚、扩大,并以右心导管来确诊。

宋思贤强调,由于血压无法测量右心的肺动脉血压,建议高风险者都应每半年到1年做1次心脏超音波检查。

蔡长祐则提供自我检测方式,是否可以在马路小绿人时间倒数之内,走过马路,一般人行走速率大约是1秒1.2公尺,只要照着正常步行速度,都可在时限内通过马路。

如果自体免疫疾病患者发现步行能力突然衰退,且会觉得喘吁吁,无法在绿灯结束之前,走完斑马线,就代表心肺功能出问题,应该尽速就医。(编辑梁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