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早期术前辅助治疗 术后提升5年存活率

影后许玮宁今年担任乳癌卫教大使,鼓励女性「早筛早治,保留最多幸福,把胸部还给自己」。图/郑郁蓁摄影

每年十月是国际乳癌防治月,乳癌长年占据女性好发癌症之首,台湾罹患乳癌的年龄逐年下修,好发年龄比欧美国家年轻十岁,乳房科医师表示,现在乳癌治疗多元化且精准,可透过早期术前辅助治疗可帮助提早得知肿瘤细胞对于治疗之敏感性与有效性,以利术后治疗依据,有望提升五年存活率、降低复发率。

台湾乳房医学会、台湾年轻病友协会、乳癌社团「花漾女孩GOGOGO」首度携手实力派演员许玮宁,一同拍摄乳癌年度卫教影片【保留最多幸福,把胸部还给自己】,今天举办记者会,呼吁重视乳房健康,定期筛检、早筛早治」。

根据卫生福利部最新108年癌登资料显示,女性乳癌发生率夺下全癌症统计冠军,乳癌发生个案数(不含原位癌)共1万4856人,相较107年增加639人,增幅位居全癌症第三位,女性每12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乳癌。

台湾乳房医学会理事长陈守栋表示,一旦确诊乳癌,即面对生命长度和抗癌艰辛历程的担忧,保留、切除乳房的选择应回归患者本身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并不是全部切除就不会复发或转移。

尽管乳癌位列十大癌症死亡率第四名,陈守栋陈守栋表示,随着筛检的推广与治疗革新,适当的治疗5年存活率第零期为97.7%、第一期为95.7%,整体存活率高达90%,因此面对乳癌,癌友更要积极面对、接受治疗。

不过,乳癌治疗非常多元化,陈守栋表示,乳癌治疗迈入精准、客制化,一经确诊,会先依照基因表现型态区分为5种类型,施以不同的治疗组合。

陈守栋指出,乳癌中,HER2基因过度表现的HER2阳性病患约占20至30%,因癌细胞容易快速生长分裂,属于较易复发及转移的型别。

现今透过早期术前辅助治疗帮助,改变传统治疗顺序,为病患提供二大好处。

第一、术前缩小肿瘤,增加乳房保留手术机会:对于肿瘤较大或具高风险淋巴转移的病患,不仅于手术前有机会缩小肿瘤、降低乳癌期别、增加手术安全距离,减少大范围切除或免除淋巴廓清术,提升乳房保留手术机会与生活品质。

第二、观察肿瘤对药物的反应:过去先开刀再治疗时,多半要等到复发转移才知道当初疗效不好,也增加癌症恶化的风险。早期术前辅助治疗可帮助提早得知肿瘤细胞对于治疗之敏感性与有效性,以利术后治疗依据,有望提升五年存活率、降低复发率。

陈守栋另补充建议,针对癌细胞已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前除单种标靶药物之外,可再多施以一种标靶药物治疗,意即所谓的「双标靶治疗」。

根据最新国外大型临床试验之8年研究数据结果显示,在高复发人群中,可降低23%复发或死亡风险;除此之外,在早期乳癌发生淋巴结转移之高风险病患,接受双标靶治疗更能有效降低28%乳癌复发机率或死亡风险,跟过去相比,对预后有极大帮助。

现今透过早期术前辅助治疗帮助,颠覆过去「手术优先」观念,对于肿瘤较大或具高风险淋巴转移的病患,不仅于手术前有机会缩小肿瘤、降低乳癌期别、增加手术安全距离,减少大范围切除或免除淋巴廓清术,提升乳房保留手术机会与生活品质;同时,预先观察肿瘤对药物的反应,以利后续治疗控制,为病患延长并改善疾病无恶化存活期(PFS)与整体存活期(OS) ,为患者与其家人保留下最多幸福。

「想要保留乳房,又担心复发,面临治疗选择当下难以抉择。但好险医师的一句话『有机会保留自己的乳房』点醒我,让我决定做局部切除手术。」现年44岁的HER2阳性乳癌患者Tracy分享,透过「早期术前辅助治疗」,化疗加上双标靶治疗,3.1公分的肿瘤成功缩小至1.3公分,后经乳房保留手术并积极配合完成后续标靶药物疗程,目前术后预后良好。能保留乳房对她来说可减轻切除手术后带来的不适跟照护困扰,让她更有体力继续面对后续治疗,或有更多时间专注在自己的家庭、生活或职场。

许玮宁今天也分享,因母亲很早就建立她对乳房健康的意识,自小学三年级开始,就会做乳房自我检查,如检视胸型、乳头有无不正常分泌物、观察胸部疼痛感等。27岁时曾自己摸到乳房有一如绿豆大小般的硬块,但无痛感,仍提高警觉立刻进行乳房超音波与摄影检查,但等待报告期间,身心倍感煎熬,所幸后来医师判定可能是经前荷尔蒙影响,硬块后续就自行消失,让她才松一口气,也因此更重视「胸部健康」,每两年定期筛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