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合并标靶药 提升肠癌存活率

健康医疗网/林怡亭报导

台湾大肠肠癌罹癌人数每年遽增,目前治疗方式采以「个人化医疗」及依照病患情况量身订做」,透过手术放射线化学标靶药物等,可提升存活期;其中,手术较能降低对病患伤害、术后恢复最快,以及免疫力抑制最低的低侵袭性微创手术,随着新药问世达文西机器手臂发展,可提升手术治疗的效果

▲合并标靶药物治疗 提升晚期肠癌存活率(图/健康医疗网提供)

台大医院大肠直肠外科主任梁金铜说明,第1-3期的大肠直肠癌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除将肿瘤所在肠管切除外,还要视病患情况及医师判断廓清淋巴结。术后是否接受辅助性化疗,需根据肿瘤的病理分期,第3期一定要接受化疗;第2期视情况而定,高危险群的病患才建议做辅助性化疗。

台湾大肠直肠癌病患约有1/4首次诊断确诊就属大肠直肠癌第4期,肿瘤已转移至其他器官,最常见为肝脏肺脏无法单以手术根除性治疗,需配合外科、肿瘤科、放射肿瘤科等多科医师诊疗,辅以化疗与标靶药物,妥善使用可提升病患生活品质和有效提升存活期。化学及标靶治疗有时是在术前实施,先使肿瘤缩小后再手术,有些则是术后进行,视医师判断和病患状况而定。

梁金铜主任解释,标靶治疗是运用高科技分子生物医学,找出细胞和正常细胞的不同,针对癌细胞特异标靶,阻断癌细胞成长,较无传统化疗的副作用。标靶药物合并传统化疗可缩小肿瘤,帮助病患有机会进行根除式切除,并有助于延长整体存活。

目前针对大肠直肠癌第1线标靶治疗,健保局已通过给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株抗体 Cetuximab及血管生长因子单株抗体Bevacizumab两种标靶药物。Cetuximab直接作用在肿瘤细胞上,有生物标记KRAS 基因预测是否有效,副作用是皮肤及输注反应,可经由预防性药物达到有效控制;而Bevacizumab经由改变血管特性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环境,副作用是胃肠穿孔外科手术伤口愈合的并发症及出血,现阶段无法事先预防,因此,病患若治疗后需进行手术,需小心时间点的选择。

资料来源: www.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