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疗-乳癌肺癌脑转移 标靶药物功效强
「原本只能瘫在床上的乳癌转移脑患者,经由抗血管新生标靶药物合并化疗后,脑肿瘤不见了,还可下床活动,你不觉得这让医生、病人及家属都很振奋吗?」台北荣民总医院血液肿瘤科医师赵大中说。
赵大中指的是一名李姓退休老师,50岁罹患早期乳癌,3年半后复发,忽然头痛、恶心、呕吐,紧急送医发现乳癌脑转移,放射治疗后6个月,病情恶化到无法下床,没想到接受抗血管新生标靶药物合并化学治疗后,效果相当明显。
赵大中表示,乳癌最常转移到骨骼、肺、肝及脑部,其中以转移至脑最难治疗,因为放疗受限辐射量,而化疗药物难抵达脑部肿瘤,因此更难治疗且预后较差。
乳癌第4期或复发转移的病患治愈机率低,大多只能控制病情与癌细胞共存。针对放射治疗无效的乳癌脑转移患者,目前已有标靶药物可作用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肿瘤血管新生,使肿瘤无法生长甚至萎缩,还可能增加血管通透性,让化疗药物更顺利到达肿瘤部位打击癌细胞。
赵大中指出,国内医学团队在今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发表研究显示,乳癌脑转移患者接受抗血管新生标靶药物合并化学治疗,癌症控制率逾8成,且近7成患者肿瘤缩小甚至消失。同时,也有研究显示使用抗血管新生标靶药物治疗,可能有延缓肺癌脑转移发生的效果。
针对肺癌脑转移,台北荣民总医院胸腔部胸腔肿瘤科主任蔡俊明表示,抗血管新生标靶药物最主要能抑制肿瘤生长,减少癌细胞转移至身体其他部位机会,研究显示,使用此标靶药物合并化疗,可延缓脑转移发生,对于脑肿瘤的治疗也有效果。
蔡俊明强调,肺癌只要好好治疗,转移机率就会降低,医生依照不同的状况,为病患量身订作适合的治疗方法,「好的治疗」、「有效的治疗」就能降低脑部转移的机会,进而提升病人生活品质,让生命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