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肺癌、乳癌利器!国卫院揭「标靶新药」抑制致癌基因
抗肺癌、乳癌利器!国卫院揭「标靶新药」抑制致癌基因。(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国卫院今(5)日公布新抗癌标靶药物,能促进MYC蛋白质降解、抑制肿瘤,促使癌细胞凋亡,对癌症治疗具极大助益。(李念庭摄)
癌症为我国死因榜首,目前市面上许多标靶治疗药物,是针对癌细胞特殊基因变异所研发,但有许多致癌基因及癌症驱动蛋白质,虽然已被发现多年,却因本身特性问题难以成药。国卫院今(5)日公布新研究,发现候选发展药物DBPR728「小分子口服激酶抑制剂」,可以促进肿瘤内MYC癌症驱动蛋白质降解,抑制肿瘤、促使癌细胞死亡,对癌症治疗将具极大助益。
国卫院生技与药物研究所研究员纪雅惠说明,约有28%常见癌症带有MYC致癌基因扩增,包括小细胞肺癌、三阴性乳癌、肝癌、摄护腺癌等,但目前并没有针对MYC蛋白质的标靶药物。在精准医学发展下,部分癌症能因应基因变异,使用标靶药物治疗,但仍有超过80%无法靠标靶药物治疗,尤其属基因扩增的MYC、MYCN,在治疗上一直没有很好的药物。
国卫院团队从2018年起,利用极光激酶A有稳定MYC蛋白质的特性,设计小分子化合物来破坏两蛋白质间作用力,让MYC蛋白质可以被带入细胞的蛋白酶体进行降解,来抑制肿瘤进行糖酵解作用。纪雅惠指出,癌细胞会利用糖酵解作用,获得比一般细胞生长所需更多的能量与原料,而MYC蛋白质会协助转录糖酵解作用所需要的酵素,因此癌细胞中常发现MYC基因扩增变异,促使癌细胞快速生长,术后复发率也高,造成病患整体存活率下降。
DBPR728小分子口服激酶抑制剂具特殊前体药物设计,改善口服吸收性和药物进入肿瘤比例,体内利用率很高。纪雅惠说明,DBPR728进入人体、经过肠胃后,仍能保留高药物浓度进入肿瘤内,由于代谢速度慢,可以在肿瘤内逐渐释放活性药物,有效促使肿瘤消退、进而造成癌细胞凋亡。过去虽有其他小分子化合物能促使MYC蛋白质降解,但因在肿瘤的代谢速度快且生体利用率低,皆无法在肿瘤内造成有效的MYC 蛋白质降解。
纪雅惠表示,DBPR728小分子化合物对具高MYC表达的三阴性乳癌、小细胞肺癌效果特别好,三阴性乳癌约70%、小细胞肺癌约30%具MYC高表达,两者过去通常只能透过化疗治疗,且复发率高,此新药物能有效让MYC癌症驱动蛋白质降解,对肿瘤抑制有很大帮助,是很大的突破。
根据国卫院资料,在多种具MYC基因扩增的移植肿瘤实验鼠上,皆证实可以造成肿瘤消退,部分肿瘤在停药后3个月内甚至未发现复发迹象。本研究今(2024)年发表于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出版期刊《Molecular Cancer Therapeutics》,并被选为当期封面文章。此技术也获得中华民国专利,未来期待与生技公司完成技术移转,完成临床前毒理试验、进入临床试验,为癌症精准医疗标靶药物增添另一项治疗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