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 100 Awards/AI低碳無機聚合混凝土技術
「AI低碳无机聚合混凝土技术」以全循环材料并以AI动态智慧配方技术,精准控制水泥品质,相比传统水泥,可大幅减少90%碳排。
【撰文/陈怡如】
迈入净零排放时代,扮演建材要角的水泥也要更加低碳。工研院研发「AI低碳无机聚合混凝土技术」,以全循环材料制成「低碳水泥」,并以AI动态智慧配方技术,精准控制水泥品质,相比传统水泥,可大幅减少90%碳排,荣获2024全球百大科技研发奖。
在大楼、桥梁、隧道等建筑中,全都少不了水泥的身影,但水泥在生产过程中,却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根据McKinsey数据显示,全球约有7%碳排来自水泥业,在低碳风潮下,如何降低水泥碳排成了关注焦点。
工研院材料与化工研究所组长邱国创指出,水泥碳排大致可分为两阶段,前段开采和运输约占总碳排30%,后段经1,500度高温锻烧制成熟料水泥则占70%,每生产1公吨的水泥,就产生高达900公斤的二氧化碳,碳排惊人。
在水泥产业之外,台湾钢铁业也有大量炉碴、炉石等副产品需要去化,在循环经济思维下,团队以循环材料为主体,以常温的无机聚合反应技术,取代高温锻烧制程,不仅大幅降低水泥碳排,更催生新世代的绿色建材。
化学能取代热能 大幅减少碳排
所谓的无机聚合反应,是利用铝矽酸盐,于常温碱性环境下产生胶结反应,使产品具有机械强度。邱国创举例,就像农民历中的食物中毒表,某些特定食物个别吃都没问题,但如果两个同时吃的话,可能就会引起身体不适。
「我们的技术,就是让不应该碰在一起的物质,全都碰在一起,加入酸碱诱发化学反应,以化学能取代热能。」这样的方式,不仅不用开采全新料源,制作过程也不需要高温锻烧,加水一样也能凝固硬化,相比传统水泥,可大幅减少高达90%的碳排。
过去团队投入无机聚合技术已久,但应用在循环材料上却有全新挑战,「最大关卡就是料源变异度极大,」传统的水泥制程配方固定,但循环材的原料复杂,每批的元素组成也大不相同,大幅提高配方排列组合的复杂度,因而影响产出水泥的特性和强度,若光靠人工实验找出最佳配方解,十分旷日废时。
不仅原料组成复杂,还要兼顾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及反应速度,不是一次把原料全都倒入搅拌,就能完工。邱国创笑说,以前研发工业产品,都希望无机聚合反应愈快愈好,马上就能变成产品销售,但水泥不是,从原来的循环材原料开始,到预拌成半成品、半成品输送,再到现场施工硬化,最后水泥强度的成果,是要等水泥干掉20天后才能显现,「这个过程的每一步都要监控,每一个化合反应都要了解。」
AI助攻 找出最佳配方组合
面对复杂的配方计算和化合反应,团队导入AI智慧平台,只要输入每批循环材的元素组成资讯,AI便会动态一键生成最佳化配方,不仅操作方式简单,又能确保产品品质,有助后续商业化落地,「水泥最重要的就是信赖度问题,这么多循环材料回来,都要变成一个稳定产品,技术才有推广的可能。」
但训练AI模型又是另一道关卡。循环材料源太多,每隔几天才能产出一笔实验资料,短时间内很难累积大量的样本数据。团队发展的AI系统,是以小数据生成大数据,先由AI产生初步配方,再经由团队实验验证配方组合是否达到需求,接着产生新数据,再丢回AI系统,不断训练之下,AI愈趋精准,目前准确率已经超过8成。
邱国创坦言,若光靠人工计算和实验,可能3年都做不完;但导入AI以后,团队大概只花了不到1年的时间进行实验验证,就找到最佳化配方,大幅缩短研发时间。不仅强度和传统水泥一样,也可依据客户要求调整配方,生产不同强度和耐磨耗度的水泥。
循环材的原料复杂,每批的元素组成也大不相同,大幅提高配方排列组合的复杂度。
去化钢铁副产品 打造循环经济
由于建材要求强度,目前台湾因法规问题,这种新型态的水泥还无法应用在建筑结构上,但工研院已和预拌厂业者合作,将新兴的低碳水泥用于边坡、护堤等非结构型的公共工程上。
回首这些年的研发历程,邱国创有感而发地说,每当在实验室小量验证可行后,就要放大到实场验证阶段,团队用货车把料源一吨一吨载到现场预拌,亲自体会现场操作的问题,「你如果没有到大太阳下去晒一下,了解工人的辛苦,你不会知道配方应该怎么改,才能被使用者接受。」
起初老师傅有时会质疑配方,但看到成品愈来愈有模有样,也逐渐信服,当第一块水泥产品真正试验成功时,也是团队最有成就感的时刻,「工研院很多的研究,不是为了现在,而是瞄准未来需求。」未来在低碳与碳税议题的双重压力下,加上水泥料源愈来愈稀缺,相信低碳水泥的应用空间也会更加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