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不想活的不是病而是社会!安乐死患者最后回馈「这是我最开心的一天」
记者李芸桦、实习记者陈冠妤/台北报导
死亡总是令人畏惧,但无止尽的病痛似乎更加折磨,待过内科和急诊的医师彭湛欢,思考能尊重更多病患的自主权、有尊严地离开,于是提供安乐死的咨询。他分享他和患者接触的观察指出,其实让患者不想活的不只是病情疼痛,更是社会层面!还有安乐死患者临终回馈「这是我最开心的一天」!
▲台湾尊严善终咨询服务协会理事长彭湛欢医师。(图/《岂有此吕》)
2022年,彭湛欢创办台湾尊严善终咨询服务协会,协助想执行安乐死的患者准备资料送往瑞士审核,尽管从不主动宣传,咨询案例仍逐年增加。而求死要申请成功,其实还有三大难关,必须完全符合末期、疼痛、失能,评估时间严谨且漫长。
▲彭湛欢医师(右)分享病患痛苦又纠结的心情。(图/《岂有此吕》)
然而彭湛欢也透露,其实大部分申请成功的患者,最后都没有真正执行。但对这些患者而言,安乐死是苦海中的一盏明灯,他们无法掌控自己的病情,但至少知道终点在哪里;撑不下去的时候,想起自己拥有结束痛苦的权利,正是这份安定感让他们产生继续接受治疗的勇气、好好享受余生。
更多彭湛欢推动安乐死法案的法律面与执行面困难,以及协助患者一路到瑞士离开的经历分享,请锁定2月14日下午1:10的《岂有此吕》。